常言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我不会让我儿子学中文,我要让他当‘101%美国人’。”
怎敢想,这句话竟是出自一位学富五车的教授之口!

一边享受着中国的丰厚资源和待遇,一边满心向美、崇洋媚外。
但老话说的好“物极必衰,盛极必反。”
当他满心欢喜的踏入梦想的“伊甸园”时,殊不知,“报应”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可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他宁愿放弃一切,也要前往美国?而他理想的国度,又是否给了他想要的一切?

«——【·春风得意时,却生异国心·】——»
徐思远曾是东北财经大学颇受器重的经济学教授,与郎咸平、吴晓波等名家齐名,学术成果丰硕,在北京有车有房,妻子温柔贤惠,生活优渥。
在旁人眼中,他已然是“人生赢家”。
然而,2018年的一次美国学术交流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心态。

在会上,他遇到了许多闻名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那些外国人衣着华丽、谈吐优雅,整个人都散发着有钱人的气息。
徐思远低头看看自己,只有一身价值千元的西服,以及手腕上四位数的仿制名表,徐思远在这一刻感受到了生命层面的落差,也再次厌恶起国内“恶劣”的生存环境。

从那以后,徐思远的心理落差逐渐演变成一种偏执的崇拜。他开始在课堂上频繁对比中西方的差异,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向往与贬低。
“与他国相比,中国文化最为低级,咱们骨子里没有“自由”可言,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感到自卑!”
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对同事说:“美国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

就在他想着如何才能顺利去美国时,妻子怀孕的消息传来,他欣喜若狂,随即也下了决定:“我的孩子绝不能在中国长大!我要让他成为‘101%的美国人’!”

«——【·斩断根脉,做“美国人”·】——»
为了彻底“脱胎换骨”,徐思远开始了一系列极端操作:
他不顾亲友劝阻,毅然卖掉北京的房子,辞去教授职位,带着全部积蓄和妻子已经家人远赴美国。
在离开中国的那一刻,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长文,表达了自己对美国的向往和对中国的不屑。

他写道:“我要让我的孩子不能学中文,不能了解中国的文化,他将完全融入美国的社会。”
不仅如此,他还禁止美国家中出现任何中国元素,甚至拒绝过春节,声称“中国文化是落后的枷锁。”
此外,为了向美国表忠心,他在社交媒体上疯狂贬低祖国。

称“中国人生来就有劣根性”,甚至公开宣称:“我的父母虽然是中国人,但精神上早已属于美国!”
这番言论一出,国内网友哗然,昔日同僚纷纷与他划清界限,可他却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终于“摆脱了低级文化的束缚”。
然而,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美国并没有张开双臂欢迎这位“精神美国人”。

«——【·梦碎美利坚·】——»
初到美国的时候,徐思远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学术背景,至少能在美国高校谋个教职,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的中国博士学位在美国根本不被认可,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
而且虽然他来到了美国,但是中文美式发音的语言不够流利,面试时连专业术语都表达不清。
此外他还没有绿卡,导致连普通公司的文职工作都拒他于门外。

最终,这位曾经的大学教授,只能靠开Uber、送外卖、刷盘子维持生计。
他本以为靠着每个月的微薄收入加上之前北京卖房子的钱,足够他们一家在美国的花销了,但是没想到美国的物价、房租、医疗费用远超他的想象。

一次普通的牙科治疗,就能花掉他半个月的收入,为了省钱,他们买了一辆二手车,可就在刚买不久就被偷,报警后警察只是敷衍记录。
租住的廉价公寓蟑螂横行,隔壁邻居日夜吵闹,他却无力搬离。
又加上妻子产后抑郁,孩子生病不敢去医院,他这才意识到——美国的“自由”,是有钱人的自由。

更让他崩溃的是,无论他如何努力“去中国化”,美国社会依然视他为“亚裔外来者”。
送外卖时,有顾客当面嘲讽:“滚回中国去!”
开车载客,被白人乘客故意投诉“态度恶劣”,平台直接封号。
就连美国警察街头盘查,见他亚洲面孔,二话不说就搜身。

他曾以为,只要足够“崇美”,就能被接纳,可现实告诉他——在某些人眼里,他永远都是“那个中国佬”。
渐渐地,徐思远的心态开始崩塌...

«——【·一场自我埋葬的“美国梦”·】——»
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挣扎与煎熬后,徐思远终于开始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后悔。
他意识到,自己曾经所向往的美国梦,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而他为了这个泡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声:“美国真不是人呆的地方,我后悔了,我想回到中国。”

但是华人圈早已唾弃他,自从他的极端言论传开后,连当地华人社区都对他避之不及,送餐时曾被同胞痛骂:“数典忘祖的东西!”
如今他国内是回不去了,即便他想过回国,可当年的狂言早已传遍网络,他的母校明确表示“永不录用”,网友更是嘲讽:“不是要做美国人吗?回来干嘛?”

除了他自己,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收到了影响,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孩子因身份认同混乱变得孤僻。
直到这一刻,徐思远才终于意识到——他亲手斩断了自己的根,却没能真正融入新的土壤。

如今,徐思远仍在美国底层挣扎,偶尔在社交平台发些悔不当初的感慨,可早已无人同情。
他的故事,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那些“外国的月亮更圆”的崇洋者脸上。
“连自己的根都厌恶的人,又凭什么让别人尊重你?”

最后,我们也要明白崇洋媚外是一种多么愚蠢和错误的思想。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制度,而不是盲目地崇拜和贬低。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都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