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中国还手的特朗普,现在很“焦虑”,中方为什么还不找他谈判
事实证明,特朗普欺软怕硬,一手挑起关税战,还不许中国还手。
可当中国反击后,特朗普瞬间就心虚了,如今想跟中国谈谈的心思,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对华关税政策落地的前一天,特朗普通过嘴替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向中国带话,声称如果中国愿意和美国谈,他会“非常慷慨”。
这看似是特朗普劝说中国主动上门来谈,其实是他自己想谈了,但又拉不下脸面,想让咱们给他一个台阶下,免得尴尬。
说实话,现在的特朗普有点骑虎难下了。
或许他根本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反击,可能特朗普和他的智囊团认定,在中美贸易中,中国长期顺差,是赚钱的一方,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一出,中国不仅不会反击,还会找美国谈。
可结果中国反击了,即便现在美国把对华商品的关税加到104%后,也不见中国妥协让步的迹象,这直接把特朗普给整不会了。
更让特朗普担忧的是,在中国反击后,他想要通过关税战达到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充满了变数。
对中国的反击猝不及防以及关税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这是促使特朗普想要和中国谈谈的主要原因。
按照特朗普的意思,搞对等关税,目标有两个:
一是扭转美国贸易长期对华逆差的局面;
二是促使制造业回流到美国。
先说第一个目标,特朗普想的是,当他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会怕,会让步,这时候就可以借机向中国提要求,例如要求中国增加美国商品的进口,降低美国商品入华的关税等。
只要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自然就缩小了。
可是眼下中国并没有让步,没有增加美国商品进口的意思,反而对美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
再说第二个目标,特朗普天真地认为,当他把进口商品的关税加到一定程度,美国的跨国企业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出于降低产品对美出口成本的考虑,就会把原本分布在海外的制造业转移到美国本土。
制造业一回来,美国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就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全球手机巨头苹果,目前它的产品主要在中国和印度制造,尤其是中国承担着苹果手机绝大部分产能。
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后,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运到美国销售,价格肯定比现在高。
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驱赶苹果把产线从中国和印度,迁到美国。
按照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的话说,这事根本不难办,美国有技术、有劳动力,有资源。
嘴上说得倒是轻巧,可真能这么容易吗?
不少供应链专家认为,即便苹果手机实现了在美国本土生产,成本也难降低,原因是美国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对境外零部件的严重依赖,要高于关税成本。
不光苹果如此,其他美国跨国企业,也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美国现在的国情,根本不合适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特朗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美国的工价给打下去,让美国的工人低价进厂打螺丝。
再说即便海外的制造业愿意回流到美国,这个回流过程,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制造业的回流,不是简简单单地建一座工厂,招几千上万个工人,这背后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特朗普想用4年时间,完成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标,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对于这一点,特朗普不是不清楚,他肯定也知道,定下的目标完成不了,挑起关税战,纯属意在打压对手,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4年后,他走出白宫,美国贸易还是不是逆差,制造业有没有回流到美国,这不是他关心的问题。
他关心的是,中国等国有没有屈服在他的关税大棒下。
别的国家不知道,反正中国已经亮明了态度,不惧美国的关税战,只要特朗普执意打,中国就奉陪到底。
当然,中国也愿意和美国协商,熄灭关税战的战火,毕竟这对双方都好,关税战中没有赢家可言。
但是这次谈判的请求,不是由中方来提,而是要特朗普先开口。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关税战是特朗普挑起的,终止的钥匙,自然也掌握在特朗普的手里。
只要特朗普有诚意,愿意和咱们谈,咱们的大门始终敞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