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山小狸 红楼探析 上海

在我心中,《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从内容的丰赡、文字的绮丽程度而言,即便与《诗经》《楚辞》《杜诗》这些经典相比,它也毫不逊色,甚至单论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的地位难以被撼动。若从十八世纪的维度横跨来看,我读过的十九世纪前的西方小说,没有能与它比肩的。
《红楼梦》的伟大体现在多方面。
先看小说技巧,它继承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章回小说的传统,却青出于蓝。人物刻画极为出色,众多角色,各具独特个性,即便像晴雯与黛玉这般相近,也能让人一眼分辨。通过极具个人化的对话,鲜明展现人物性格,无论是平儿、莺儿,还是金钏儿等小丫头,所言所语皆符合身份。其散文、叙述文优美华丽,融合诗词歌赋等多种文体,自然流畅。从现代小说技巧角度审视,它观点运用灵活,刘姥姥进大观园、林黛玉进大观园等,不同人物视角展现出不同的大观园风貌。而且它伏笔精妙,草蛇灰线,千里伏笔,如汗巾、手帕等细节,前后对照,强化了情节与悲剧力量。
再说其架构,宽阔大气,视野高超深刻。神话架构太虚幻境与写实架构大观园相互映衬,象征意象丰富。十二支《红楼梦》曲子预示人物命运,整个架构完整恢宏如网。同时,它以生动故事、鲜明人物展现了儒、道、佛三种哲学,以生活现实阐述生命态度,不偏不倚。从年少的儒家,到中年的道家,再到晚年的佛家,这也是许多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宝玉雪地离去的场景,既有超脱也有哀伤,提升了我们对人生的感悟。
《红楼梦》不仅是小说,更是中国文化在十八世纪的结晶与总结。它描绘了乾隆盛世,也暗伏了此后中国文化的衰落。它像一部百科全书,将十八世纪贵族生活细致呈现,曹雪芹才华横溢,无所不能。读《红楼梦》能加深对中国文化底蕴的理解,年少时初读或许难以领会,随着人生阅历增加,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感悟。
红楼一梦已醒,正如张掖古城古寺的对联所写:“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曹雪芹以大悲之心看人间,心怀宽容。在这如梦的人间,增添不少温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