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乌克兰这个国家的生死,将在德国决出结果?

瀚瀚聊游戏 2025-02-23 22:22:23

特朗普的“停战通牒”悬在基辅头顶,而欧盟的沉默正被拉长一周——欧洲在等什么?答案很简单:等德国内部重启。

德国近几天满大街都是德国大选的海报,2月23日星期天,德国将举行提前大选。这场大选,被很多人看作是欧洲能否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关键转折点。毫不夸张地说,乌克兰的生死存亡,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次德国大选的结果。

德国熄火,欧洲暂停

俄乌冲突这把战火,熊熊燃烧了整整四年,至今仍未熄灭。而如今,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法国、波兰、意大利这些国家,对继续援助乌克兰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消极。而德国这边,“红绿灯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已经出现分裂的迹象。这一分裂,直接导致欧洲在对乌援助的决策上陷入了瘫痪状态。原本计划推进的多项对乌援助议程,如今都被搁置,无法顺利进行。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军事援助国之一。迄今为止,德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28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主战坦克、自行火炮等重型武器,这些支援对乌克兰的抗战至关重要。德国的政治真空让多项关键议程搁浅:

但要是德国大选之后,局势依然摇摆不定,各方势力无法就援乌问题达成一致,那么欧洲援乌联盟很可能会就此解散。

一旦欧洲不再支持乌克兰,美国再下达“停战令”,那么俄罗斯将毫无疑问地成为这场冲突的获胜者。到那时,乌克兰的命运将被改写,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更危险的是,特朗普的“停战施压”正在发酵。他要求“4月20日前停火”的威胁,实则是为俄罗斯争取时间——

这三年美国和欧洲各自承担了乌克兰一半的开支和军援,欧洲比美国还略多一些。

即使特朗普把美国的那部分撤摊了,欧洲那一半也能撑住场面。而德国是唯一有能力协调这一行动的“出纳员”。

德国大选:援乌派 vs 绥靖派

回顾俄乌战争之初,欧洲各国表现出明显的绥靖主义倾向。除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以及原东欧诸小国之外,法国的马克龙三天两头追着普京要通通电话,在战争之初,德国仅援助了5000个头盔。在对乌援助上,除英国之外的几个主要欧洲大国,一直是瞻前顾后,生怕触怒俄罗斯。即使是援助,也主要是财政上的,军援主要靠美国。

面对美国的政策转向,欧洲多国迅速采取行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 欧洲议会刚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欧洲对乌克兰公正与可持续性和平承诺决议》。

德国国内各个政党对于乌克兰问题的立场,那可是大相径庭。在本次选举中,德国大多数政党都赞成继续支持基辅,只有选择党明确称,“希望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立即停止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并利用资源增强德国武装力量以保卫国内安全。”

异军突起的是亲俄的另类选择党,2024年11月,他们成功阻挠了对乌克兰装甲车维修的协议。这一行为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却在德国国内乃至整个欧洲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目前,这个党派在德国的支持率达到了17.5%,这么高的支持率,足以影响德国国内的舆论走向。

但即便无法入阁,极右翼17.5%的支持率也足以绑架舆论。捷克总统帕维尔的警告一针见血:“德国每犹豫一天,乌克兰的防线就薄一寸。”

在俄乌冲突中,炮兵发挥关键作用,双方均面临火炮与炮弹短缺问题。乌克兰军队每月仅能发射约10万发炮弹,远低于俄罗斯军队的30万发。捷克提供的160万枚炮弹,极大缓解了乌克兰的燃眉之急,增强其在战场上的火力输出与防御能力,为其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弹药支撑。但若德国不扛起财政大旗,东欧的“抗俄游击队模式”终将弹尽粮绝。

英国的“补位”与马斯克的“暗战”

英国,在这个关键时刻,悄然成为了援乌的“隐形支柱”。他们组建了“援乌影子联盟”,默默地为乌克兰提供着支持。不得不说,英国的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克兰的燃眉之急。

但英国的力量毕竟有限,欧洲对乌援助的关键,还是在于德国和英国的合作。只有德英携手,才能形成强大的援乌合力。

马斯克竟然干涉起德英的政治,支持那些亲俄、亲特朗普的势力。他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试图破坏德英之间的合作,从而瓦解欧洲的援乌联盟。他的这种干涉行为,无疑给德英合作以及欧洲援乌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这场德国大选的结果,影响的可不只是乌克兰,整个欧洲都将被卷入其中。如果大选之后,德国能够坚定地扛起援乌大旗,并且与英国紧密合作,整合双方的资源,那么乌克兰或许还有继续抵抗的资本。然而,如果德国选择放弃乌克兰,向俄罗斯靠拢,整个欧洲将可能陷入分裂。

总之,2月23日德国的这场大选,承载着太多的期待与担忧。它不仅决定着乌克兰的生死存亡,也将深刻影响欧洲未来的走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