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军统女特务!身为国民党人的她,却在1940年冒死救下了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后来她索性直接辞去了在国民党中的职位,选择回到老家教书。
1951年时,女特务因之前在军统任职被抓,在即将被枪决时,又因之前冒死营救中共地下党员的行为被免除死刑。
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军统女特务王化琴的一生。
富家千金1950年时,全国各地尚还隐藏许多国民党埋伏的反革命分子。
他们贼心不死,在暗戳戳的蛊惑人心,搞着各种各样的破坏,给人们带去了极大危害。
为了不让那些反革命分子危害人民、危害新生的人民政权。
1950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
“镇反”运动中,曾经是军统女特务的王化琴在1951年被抓捕,经过了20多天的关押和审问,王化琴最终被判处死刑。
然而就在行刑前夕,一封紧急送去的信成了王化琴的救命稻草。
写信的人是时任青年团西南工委副书记的康乃尔,他在信中言辞恳切,请求对王化琴进行从宽处理。
康乃尔表示,虽然王化琴曾经确实走过歪路,但她并非十恶不赦、顽固不化的人。
王化琴曾将个人的安危抛在脑后,救下一批差点儿被国民党残害的中共地下党员。
王化琴后来因为这件事被国民党关起来严加审问了6个月,数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但她始终无怨无悔。
所以康乃尔说,王化琴曾经的确是军统女特务,但她的思想并没有被完全腐蚀,王化琴的思想中尚有进步倾向,所以康乃尔希望可以适当从轻对王化琴量刑。
康乃尔的这封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考虑到王化琴曾经冒死营救过中共地下党员,而且她在被逮捕时还身怀六甲,所以王化琴最后被免除死刑,改为管制3年。
曾经的军统特务,为何会拼尽全力营救中共地下党员?
康乃尔又为何会说王化琴有进步倾向?
这一切还要从王化琴和康乃尔之间的友谊说起。
王化琴和康乃尔之所以能够认识,还是因为两人的父亲。
王化琴的父亲名叫王连山,康乃尔的父亲名叫康余山。
王连山虽然是个生意人,但偶然在南充和康余山结识之后,他和康余山之间却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而是一见如故,互相将对方视为知己。
两人很快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友谊愈发深厚,后来他们还正式地成为八拜之交,在生活中对彼此都有很多照顾。
王化琴的父亲王连山在当时不是一般人,他家财万贯,是昭化南门巷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平日里的吃穿用度俱是不凡。
而且王连山除了有钱有地外,还十分有权。
王连山曾担任军需官,在四川军阀刘湘的手下做事。
王化琴是王连山的第二个孩子,她本名王昭,别号化琴,1914年出生。
王连山将王化琴视为掌上明珠。
自打王化琴一出生,王连山就对她呵护备至。
“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紧着王化琴来。
虽然王连山孩子不少,但王连山对王化琴却有着诸多偏爱。
而他偏爱王化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王化琴自小就活泼聪明。
王化琴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对书籍的热爱,别的小孩一听要上私塾都哭的哇哇乱叫,王化琴在5岁被送到私塾读书时却很开心。
她不仅学习态度端正,而且吸收知识的速度很快,写文作诗信手拈来。
那时无论谁提起王化琴都要赞一句“才女”、“神童”。
王连山听到别人夸赞王化琴时,自己脸上也很有面子,于是越发重视起王化琴的学业来。
到了王化琴上小学的年纪时,王连山将她送入了南充一所很不错的小学。
康余山正是南充人。
王连山就拜托康余山一家人多多照顾些自己的女儿,作为报答,王连山将康乃尔和康克明从初中到大学的学费一力承包了。
王化琴和康乃尔年龄相仿,又因为家长的缘故彼此之间有了很多交流,并且还在一所学校上学。
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建立了纯洁的友谊。
他们的友谊,也为王化琴之后冒死营救康乃尔等人埋下伏笔。
王化琴虽然是富家小姐,平日里还常常被旁人唤作“王二小姐”,但王化琴身上却从来没有什么大小姐架子。
而且王化琴的学习成绩向来很好,她又很用功,后来王化琴成功考入重庆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
上了中学后,学习的知识复杂了许多。
但王化琴一点儿都没有骄纵,而是更加埋头苦读,最后成功考上上海正风高中。
此时的康乃尔已是上海暨南大学的学子。
再度重逢的二人都对彼此十分欣赏。
王化琴钦佩康乃尔为人正直、学习优异。
康乃尔对学习态度端正、性格开朗的王化琴也十分赞许。
康乃尔的年龄要比王化琴大上一些,而且他学习成绩好,为人又稳重。
在知道王化琴也去到上海后,康乃尔自然而然就担当起“哥哥”的角色。
在王化琴遇到什么困难时,康乃尔都会尽量去帮助她,平时的学业中,康乃尔和王化琴都会互相学习。
二人之间的友谊也因交流而更加深厚。
王化琴本就聪明,有了康乃尔的帮助后,王化琴的进步更快。
最后王化琴顺利从高中毕业,也考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并选择了教育相关的专业。
在知道王化琴考上大学后,康乃尔也是真心实意为王化琴感到高兴,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王化琴后来又去到法国教会学校学习外语,在里面进行法语、英语、日语、俄语等多种语言的学习。
1935年,王化琴去往日本东京留学。
因为两人之间相距越来越远,所以王化琴渐渐和康乃尔失去了联系,但二人却并未对彼此有生疏的感觉。
在日本留学期间,王化琴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学习到的知识越多,王化琴就越发心潮澎湃。
王化琴学习起来更加努力,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以后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一份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政府开始大量驱逐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王化琴也在此时被日本政府驱逐回国。
回国后,王化琴在成都市公民训练班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她学识丰富,对班主任的工作很快熟练起来。
正是在成都,王化琴和康乃尔又一次相遇。
此时的康乃尔虽然表面是一名在四川大学读书的学生,但他实际上却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平时没事的时候,康乃尔还会去成都的中学教书。
此时的康乃尔自然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所以王化琴知道康乃尔是学生、是老师,但她并不知道康乃尔是共产党员。
随着认识的时间越久,王化琴对康乃尔的欣赏更加有增无减。
尤其是此次重逢,王化琴对康乃尔越发敬佩。
因为康乃尔已经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领头人物之一,他带领着其他的进步学生一起努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康乃尔他们积极地向群众们宣传抗日主张,还号召众人一起对日货进行抵制。
除此之外,这些进步的学生们还会努力筹款,对难民们进行救济。
这些进步学生们满怀理想和抱负,浑身充满着斗志。
王化琴看到这样的情形后,忍不住热泪盈眶。
她选择跟随康乃尔的脚步,和他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王化琴不止欣赏康乃尔这个人,她更欣赏康乃尔的思想。
随着王化琴和康乃尔之间的友谊越发深厚,王化琴在思想上也越发地向康乃尔靠拢。
1937年8月时,康乃尔问王化琴愿不愿意去延安学习,王化琴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在延安,王化琴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她在抗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思想,还认识了许多共产党员,更是和一名叫陈云洁的女孩子成为了好姐妹。
可是,王化琴明明已经和康乃尔是好朋友,还去到了延安进行学习,甚至她都已经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了。
后来王化琴又为何会阴差阳错之下加入国民党,成为一名军统女特务?
在延安学习的过程中,王化琴住进了自己亲手挖的窑洞中。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王化琴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开心。
在延安学习6个月后,王化琴接到了到国民党第二战区进行宣传鼓动的任务。
王化琴和其他人一起去往国民党第二战区,并在那里担任政治教官。
王化琴将自己在抗大学习到的知识都用上,讲起话来很有感染力。
在王化琴的宣传下,士兵们被她激发出了更多抗日热情,军队士气也得到了极大鼓舞。
1938年,王化琴跟着国民党的队伍前往徐州。
在路上看到的那些景象让王化琴痛心不已,她心中满满充斥的都是对日寇的憎恨。
后来王化琴又跟着国民党的部队一起撤退。
一路上,王化琴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被炮火侵袭的地方和被迫逃亡的人们,她心里更加难过。
战乱频仍,王化琴和姐妹陈云洁不小心与队伍失散,两个瘦小的姑娘不知接下来该去哪,最后二人商量过后决定先回延安。
两人互相扶持着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西安。
但她们不熟悉西安,在西安滞留了很久,却始终没找到八路军的西安办事处。
二人茫然不知所措,万般绝望之际,一则招生广告出现在她们的视野中。
虽然那时两人不知道“战干团”是干什么的,但她们抱着试试的心态,想着先找个可以吃饭、可以住的地方。
进去之后,王化琴才知道自己需要加入国民党。
她犹豫了很久,又觉得在哪里都可以抗日,最后选择留在了“战干团”里。
她们二人在“战干团”训练了一段时日,军统局的人去到了“战干团”。
看到陈云洁和王化琴的个人信息后,觉得她们二人的才华不应该局限于此,就介绍她们去重庆抗日大本营。
王化琴家离重庆很近,听到可以去重庆后,王化琴就选择去到了重庆。
她与陈云洁在西安分别。
此时的王化琴不知道,她去到重庆之后,会成为一名军统局的女特务。
因为王化琴的学习能力强,而且自身文化高,所以军统局很快给了王化琴上尉的军衔,还让去到四川的其他地方任职。
在工作过程中,王化琴和康乃尔慢慢地又重逢了。
不过那时两人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康乃尔不知道王化琴是军统的特务,王化琴亦不知道康乃尔是中共的地下党员。
他们二人都只觉得是与对方老友重逢,二人之间的友谊一如往常。
1940年,身处军统局的王化琴得知了国民党要秘密抓捕康乃尔等人的消息,她这时才知道康乃尔的真实身份,但王化琴没有犹豫,而是选择一定要保护康乃尔等人。
虽然军统局严格命令不许王化琴她们外出,但王化琴情急之下伤害自己,让旁人误以为她内伤了,连忙将她送去医院。
在医院里,王化琴找机会脱身,去到茶馆给康乃尔传递消息。
虽然王化琴不敢明说,但电光火石间康乃尔已心领神会,他成功逃走并将消息传了出去。
王化琴在营救康乃尔之前已做好赴死的准备。
不过幸运的是,负责调查王化琴的组长正是当初介绍她加入军统的人,对方害怕王化琴出事自己也逃不掉处罚,于是想尽办法保护王化琴。
王化琴的父亲王连山又有权有势,军统局不敢轻易招惹,王化琴最后被释放。
后来王化琴选择辞去了职位,去一所中学任职。
她和校长陆长明相爱,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两人后来还回到昭化任教。
王化琴有事业、有家庭,日子过的十分美满。
1951年,她在“镇反”运动中被捕,幸得好友康乃尔搭救,才免逃一死。
虽然颠沛流离几十年,但王化琴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求。
1982年,王化琴曾冒死营救中共地下党员的事情终于被人知晓。
之后她被聘为中学的英语老师。
那时王化琴的英语水平依旧很好。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王化琴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诊断出食道癌。
1985年,王化琴因病逝世。
临终前的王化琴并未太过伤心与害怕,而是表示自己这一生已没有遗憾。
结语纵观王化琴的一生,她虽然走过弯路,但是在关键时刻,她却能够选择冒死营救中共地下党员。
也正是她的这一个选择,在11年后救了她一命。
当初王化琴决定营救康乃尔的时候,或许她也没想到正是在救她自己。
对于王化琴的这一生,你有怎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