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讨厌你”时,她真正想表达什么当妈的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生气地冲着你大喊:“妈妈,我讨厌你!”这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见过有的妈妈瞬间被激怒,报复性地回一句:“我也讨厌你!”这情景让人感觉是俩孩子在赌气。我一直认为,一个成熟的父母必定是个老道的翻译官,能透过孩子表面的行为与语言,精准地翻译出孩子的内在需求。当我们看到需求,再“对症下药”时,这个“没大没小”的孩子通常就能被治得“服服帖帖”。
不过,翻译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的行为,可不像翻译语言那么简单,它的释义远不止一种。例如,“我讨厌你”这句话就有以下三种解释。(1)用“我讨厌你”来表达强烈的情绪当我们不让孩子吃冰激凌,孩子们内心很不满意,这时候,或者会说“你是个坏妈妈!”他们迷恋的是语言的力量,越夸张的语言,越能代表他们愤怒的程度。我们与其揪住语言本身和他们较劲,不如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妈妈知道,不让你吃冰激凌让你真的好伤心!”据我的经验,这句话的威力就像一瓶强力灭火器,孩子的“火气”立马就能消失大半。这其实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不必用这样伤人的方式来表达痛苦,妈妈都看得到。(2)用“我讨厌你”表示“我喜欢你”举个例子,白天时,小宝和妈妈总是腻歪得不行;一到晚上妈妈才有时间开始陪大宝写作业时,小宝隔三岔五就会对妈妈大喊:“我讨厌你,我再也不要和你一起玩了”。妈妈想:莫非小宝是嫉妒大宝霸占了妈妈?她尝试替小宝说出内心的想法:“是不是妈妈晚上只陪了姐姐,没时间和你玩,你感到很难过?”妈妈的话一出口,看似强硬的小宝瞬间服了软——她点点头,一脸委屈的样子,“金豆豆”扑簌簌滚落下来。妈妈一把抱住了小宝,心里懊悔无比,心想为什么前几天要和孩子那么较真呢?是啊,如果我们早看穿孩子的那句“我讨厌你”实则是在表达“妈妈,我好爱你,我想你多陪陪我”,我想,每一位妈妈都愿意向自己的宝贝张开双臂,给孩子们 一个温暖的拥抱吧!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并不是每一次孩子都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时,当我们与孩子久别重逢时,孩子都快想我们想疯了,可是孩子们会故意推开我们或者假装不理不睬。这时,主动地说出孩子的需求是一种化解亲子矛盾的好办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与孩子约定一个专属的小暗号。比如,让孩子指着自己的背提醒我们他需要“充电”了,或者向我们比个爱心,等等,当我们看到这些暗号时,就能明白孩子这时候需要陪伴了。希望我们也准备好,哪怕孩子们向我们伸过来的是一把会刺伤我们的尖刀,我们也想变身为一团柔软的棉花,包裹住“恶意”,回报给孩子温暖。要让孩子们透过我们,感受到整个世界宽厚无边的爱与暖暖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