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云南省晋宁区昆阳街道的凹孤村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忙着制作卤腐、腌制腊肉、筹备年货,其中,卤腐的制作工艺尤为引人注目。近日,记者走进凹孤村,深入了解卤腐的制作过程,感受这份来自民间的传统手艺与节日的温馨氛围。
...
腐乳,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民间美食,在云南被称为卤腐。尽管各地的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但每一块卤腐都承载着独特的家乡味道。在晋宁区昆阳街道的凹孤村,制作卤腐的传统手艺已代代相传,成为村民们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凹孤村,有一家三代人经营的卤腐作坊尤为引人注目。这家作坊的主人冯雪,虽然年仅三十多岁,但已颇具创新精神,每年能制作90多吨卤腐,且销路极佳。
12月中旬的一天清晨,记者走进冯雪家,目睹了卤腐制作的整个过程。冯雪的妈妈正在磨豆浆,这是制作卤腐的第一道工序。精选的黄豆经过山泉水的浸泡,吸饱了水分,仿佛在为接下来的奇妙旅程积蓄能量。随着磨浆机的轰鸣声,一瓢瓢黄豆被细细研磨成豆浆,经过滤渣、煮浆,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在豆浆静置一段时间后,大缸的表层会凝结出一层豆腐皮。由于每一缸豆浆只能取一张豆腐皮,因此这张豆腐皮厚实且油润,品质极高。待豆浆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加入酸水点化,两个小时后,豆浆就变成了嫩滑的豆腐脑。
接下来,将点好的豆腐舀进垫有纱布的木箱里,压上石块以挤压水分。压好的豆腐被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再一块一块地摆放到垫有稻草或竹棍的木框内,将木箱子叠加起来摆放在室内进行发酵。在时间和温度的巧妙融合下,豆腐悄然蜕变,六七天后,一层细细的白绒毛便将豆腐包裹住,此时便到了腌制的环节。
腌制前,需要在豆腐上撒一些盐,以渍干豆腐里的水分,防止霉变。此时,冯家独特的腌料配方登场,盐巴、辣椒面、花椒等多种香料按比例拌好,装在大盆里备用。随后,将盐渍好的豆腐块放入白酒和菜籽油中浸泡片刻,再在大盆里打个滚,灰白色的豆腐块瞬间变成了红彤彤的四方块。最后,将裹满腌料的豆腐块一块块地装进小罐里,注入菜油使其漫过卤腐,密封贮存3到6个月后,美味的油卤腐便可食用。
这样做出来的卤腐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柔滑、入口咸香悠长。每到吃饭时,挑出几块卤腐,便能极大地提升食欲,成为寻常百姓家幸福场景里最温暖的味道。通过这道道工序,卤腐不仅承载了云南人对美食的热爱,更寄托了他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佟薇
通讯员:吴艳涛 冯静 宋光旭 刘佳 张海蓉
编辑:汤维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