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罕见点名!选择当爱国企业家还是卖国贼,仅在李嘉诚一念之间

苏浩教授讲世事 2025-03-17 21:26:51

企业无国界,但是企业家有国界。当企业行为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这家企业和掌舵的企业家,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近日港澳办官方转载了两篇港媒社论,用这种形式点名和敲打香港长江和记公司,以及其掌舵者李嘉诚。

在其中一篇题为《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的社论当中,有一番话让我们非常动容,为何如此轻易将这么多重要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表面宣称的商业行为暗中藏着怎样的政治算计?所谓“精明”的交易有没有考量国家民族利益?这般选择是否在助纣为虐、贻害中国和世界?这五连问直扣人心,是14多亿中国人对长和集团和李嘉诚的灵魂拷问。

让我们回到长和港口风波的始末,梳理一下时间线。

应该是从特朗普参加2024年美国大选开始,他就开始对巴拿马运河的起了歹心。在正式上台后,美国务卿鲁比奥首次出访,就选择了巴拿马。

特朗普政府逼迫巴拿马,把运河的运营权和管理权交给美国,同时也逼迫长和集团,把原本签订了九十九年的运营权出售。

在本月初,长和集团迫于特朗普政府要挟,拟将其持有的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四十三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据悉价值高达二百二十八亿美元。

港媒分析指出,出售资产价值二百二十八亿美元,预期将为该集团带来,超过一百九十亿美元的现金收益。

长和集团方面此前辩解称,本次交易纯属商业性质,真的是这样吗?

试问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从中协商,长和集团能拿到巴拿马运河这样躺赢的项目吗?如果不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敌意,美国财团能开出如此天价的收购合同吗?

在这篇社论结尾,犀利点评了这样一句话,如果看不清美国那些政客“既要钱、更要命”的本质,选择与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许一时可做成“大刁”、赚到大钱,但最终是没有前途,更会背上历史骂名。

一般出于营商环境的考虑,官方对于国内企业的商业行为,其实一般都是很少点名的,对于香港企业更是如此。然而一旦真正点名了,意味着事情就非同寻常了。

在特朗普政府高举贸易战大棒的当下,我们内部如果不同仇敌忾,反而做出投敌卖国的行为,不仅会破坏团结,引发“破窗效应”。更会给特朗普政府一种错觉,认为他们的贸易战大棒是有效的。

官方的罕见点名,意味着我们政府并不认可,这是所谓的纯粹商业行为。长和集团自身也承认,将港口卖给美国财团,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得到监管部门的同意和批准。

官方已经表态,长和集团自身放弃出售港口,和到最后我们禁止出售,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希望当事方好自为之!

2 阅读:364

苏浩教授讲世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