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一家老牌餐厅——佛山的旺阁渔村总是人头攒动,提前预约才能确保能有位置。
很多人好奇:“当初只是个小海鲜大排档,它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老顾客和餐饮业内人士的激烈讨论。
其实,旺阁渔村的故事就像一场现实版的创业传奇,有着坚韧不拔的奋斗,有着大胆的创新,更有着坚持与时间的考验。
旺阁渔村成立在1993年,当时只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一家小型海鲜大排档。
那个年代,人们吃海鲜主要是一种奢侈享受,而正是这样一段历史,为旺阁渔村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口碑。
创始人吴钊慧凭借诚信经营和实实在在的品质,从小本生意开始,逐步打下了基础。
24年的时间里,旺阁渔村不断创新和改革。
凭借独具特色的菜品和快捷高效的出品速度,它吸引了大量忠实顾客。
如今,它在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已享有盛名,旗下还有多个分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型餐饮企业。
来旺阁渔村吃饭,最让人期待的无非是他们的特色菜品。
这里不只有传统的广府风味,还有不少创新的独特菜式。
一定要提到的就是“烧中猪”。
这道菜用土家毛猪作为原料,必须当天宰猪当天烧,保证出品的新鲜度。
烤的时候在旁边放一根青蔗,让烧猪肉既有蔗香味又有焦糖味,皮脆柔嫩,吃上一口便难以忘怀。
有道创新菜式叫“鲜花椒焗鱼”。
选用十年以上的皖鱼,肉质鲜嫩,搭配鲜花椒不仅增香,还让人胃口大开。
这道菜已经成为了旺阁渔村的招牌之一,深受顾客喜爱。
再来,我们不能忘记老字号美食“裹蒸粽”。
始创于1996年的旺阁粽,每只重达2斤,馅料丰富、煮足十个钟。
这道传统小吃被列为“佛山旅游特产十宝”之一,更是“中华名小吃”,绝对不能错过。
还有一道“面酱蒸肉”,看似家常却大有乾坤。
先用面酱将猪肉腌好,蒸一个小时后放凉进冰箱,第二天再蒸一次。
如此费心制作,只为给顾客带来最地道的酱香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旺阁渔村不仅有美味的菜品,还有他们自制的各种酱料。
坚持“纯天然晒制无添加”,平均要六个月以上才能制作完成。
这些酱料不仅美味,还可以让顾客带回家,延续餐桌上的幸福时光。
一个企业能够长久生存且不断发展,靠的是什么?
在旺阁渔村,答案是“诚信经营”。
自成立以来,旺阁渔村一直秉承“诚信经营,质量取胜”的原则。
顾客每一次消费都是对他们最大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旺阁渔村在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都能拥有大批忠实粉丝。
多年来,旺阁渔村获得了不少荣誉。
从“诚信单位”到“广东餐饮名店”,从“中华餐饮名店”到“佛山餐饮10个大旗舰店”,这些都是对旺阁渔村诚信经营的肯定。
此外,他们还荣获了“光彩之星”、“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继续前行的激励。
旺阁渔村的发展并不止步于此,他们在不断谋划新的蓝图。
2015年,他们创立了旺阁酱园,并生产出荣获“佛山市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旺阁酱油。
这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对传统民族文化技艺的一种传承与弘扬。
旺阁渔村也在建设一座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
这个酒店包括延开150席的国际多功能宴会大厅、大型的健康休闲会所、月子中心、全日制西餐厅以及广府粤菜博览馆等项目。
另外,旺阁渔村还与中成伟业公司合作,提升各项管理,致力于打造一个餐饮、酒店管理的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企业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怀集购买了40多亩土地,计划建设一个可以承接大型宴会、开放工业旅游的食品公司,这其中包括豉油、酱、醋、婚庆礼饼等多个项目,着实让人期待。
回顾旺阁渔村的成长故事,不禁让人感慨,一个小海鲜大排档能够发展成今天的餐饮巨头,并非偶然。
这里有对美食的执着,有对诚信的坚守,更有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
旺阁渔村走到今天,靠的不仅是时间的沉淀,更是每一步踏实的努力。
在未来,旺阁渔村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前行,给人们带来更多美味与惊喜。
无论是地道的广府菜,还是创新的特色菜,旺阁渔村都将在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美食地标。
这不仅是一个餐饮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信念与坚持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