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战役失败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实在是没脸

诉读历史 2025-02-20 19:36:56

‬如果我们看1941年的苏德战争会发现,基本每一场战争失败之后斯大林都会追究一批前线将领的责任,明斯克会战中的西方面军司令铁木辛格就是典型。但是在损失非常严重的基辅围歼战(苏军光是俘虏就有66.5万人)后,斯大林却很罕见的没有大发脾气,也没有过多指责前线的指战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因很简单,实在是没脸追究。

‬斯大林实在是无人可追究

在基辅围歼战中犯的错误最大的肯定是方面军参谋长吉尔波诺斯,他一直强调要死守基辅不撤退。但是因为在前线已经殉国了,所以一切过错消除,还是苏联的国家英雄,斯大林没办法拿一个死人出气。剩下的参战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斯大林不能动也不想动的。比如布琼尼和铁木辛格都是苏俄内战时期的老人了,在军中威望极高,动他们肯定会出大乱子。

而且无论是布琼尼还是铁木辛格都主张撤退,布琼尼更是在最后顶着统帅部坚守的命令而让部队自行撤退。至于更下边的叶廖缅科,他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突围时身受重伤,空运回莫斯科的飞机还失事了,虽然没有摔死,但是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里差点儿冻死,已经算得上是鞠躬尽瘁了。

虽然西南方面军中有一个日后的叛军头子弗拉索夫,但是这个时候他的表现却是非常出色的,靠着一个东拼西凑的集团军守住了基辅正面,之后更是奇迹般地通过步行强行军回到己方阵地,斯大林知道后更是用飞机将他接回莫斯科授予勋章,之后弗拉索夫还在莫斯科战役中表现突出,从此成为了斯大林的爱将。

‬基辅围歼战斯大林难辞其咎

在苏德战争前期,斯大林和之后的希特勒与东方的蒋介石一样都喜欢微操,尤其是在基辅围歼战中斯大林干预指挥直接给德军送了六七十万人的俘虏。在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但是在入侵一个月之后,希特勒就和他手下的部分其高级将领产生了分歧,哈尔德和勃劳西奇元帅都觉得德军三个集团军群不会每个都完成既定目标。

此时实力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推进最快,在中央形成了一个突出部,很多将领都主张尽快拿下莫斯科,但是希特勒却更重视乌克兰的小麦和重工业基地,另外还想要北方集团军群尽快和芬兰军队会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希特勒在1941年7月19日下达了第33号元首令,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部队支援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霍特大将的第三装甲集群北上,而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则将南下对付苏军西南方面军。

而对面的斯大林完全不知道德军已经转变了作战目标,从7月10日开始斯大林任命布琼尼为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司令,此时的西南方面军表现还行,起码守住了第聂伯河防线。看到希望的斯大林欣喜若狂,频频向西南方面军增兵,最终整条防线兵力突破了100万人,斯大林给他们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防线。

在8月5日总参谋长朱可夫想斯大林提出德军很有可能包围西南方面军,但斯大林此时听不进去,转头将朱可夫踢到了列宁格勒。在8月初德军第二装甲集群一路南下,眼看就要包围基辅了,布琼尼的撤退请求电报一张接着一张,但斯大林依然不为所动,8月12号德军第一装甲集群突破了第聂伯河防线,眼看就要包围上了,布琼尼命令部队立刻撤退,能走多少是多少。

‬就这样在斯大林的一意孤行之下,苏军西南方面军伤亡惨重,其中第5和第21集团军全军覆没,第37和40集团军大部被歼灭,南方集团军群声称俘虏了66.5万苏军,缴获了3500多门火炮和900辆坦克,西南方面军几乎不复存在,套出包围圈的部队只有1.5万人,由于这一巨大胜利,南方集团军群在很短时间里就占领了包括哈尔科夫在内的整个乌克兰,斯大林因为微操导致了部队难以承受的伤亡。
1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