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其身后事处理引发轩然大波。妹妹小S(徐熙娣)宣布暂将姐姐骨灰安置于大S生前所居的台北信义区豪宅,不料此举激起小区住户强烈不满,甚至引发舆论场上的“阴阳宅”之争。
邻居怒斥“自私”,矛头直指小S
一名自称大S邻居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质问小S为何不将骨灰安置于自家“帝宝豪宅”,反让同住大楼的住户承受心理压力。该网友批评:“阳宅阴宅分不清,如果是独栋别墅无人管,但这是公共住宅!”更直言此举可能导致房价下跌。争议点不仅在于风水忌讳,更涉及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是否应以个人情感凌驾于社区规则之上?
小S回应:暂放家中,树葬为最终方案
面对舆论压力,小S通过经纪人澄清,骨灰仅是“暂存家中”,并强调大S生前曾表达树葬意愿,目前正积极申请相关手续,待批准后会将骨灰回归自然。然而,网友质疑此说辞系迫于外界压力后的“补救措施”,因台媒此前多次报道家属计划“永久安置”,直至邻居抗议后才改口。
命理与现实的碰撞
争议背后,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的冲突尤为凸显。命理师江柏乐指出,家中存放骨灰易致“阴阳气场混乱”,可能影响居住者健康与运势。而支持树葬的网友则认为,此举既环保又尊重逝者遗愿,更免去邻里纠纷。
小S身心俱疲,停工半年疗伤
事件发酵之际,小S的悲痛状态亦成焦点。台媒称她每日以泪洗面,自责未能照顾好姐姐,已向节目《小姐不熙娣》请假半年,由吴姗儒代班主持。姐妹情深人尽皆知,但此次风波无疑令她陷入亲情与公序间的两难。
观点:公众人物的“私事”边界何在?
小S的初衷或许是出于对姐姐的眷恋,但作为公众人物,其一举一动难免被放大检视。邻居的抗议虽显尖锐,却也提醒我们:私人情感的表达需兼顾他人权益。树葬若能落实,或为这场争议画下句点,但更值得反思的是——在生死大事面前,如何平衡个体情感与社群规则?唯有尊重与沟通,方能避免“爱的名义”沦为矛盾的导火索。
(字数: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