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刻经史匠心石作缘”云居寺第三届石作文化节正式开幕

网新能 2024-05-18 18:04:43

石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深入挖掘云居文化与周边历史文脉之间的关联,弘扬房山石经精神,持续打造云居金名片。2024年5月18日,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和大石窝镇政府共同举办的“千年刻经史 匠心石作缘——云居寺第三届石作文化节”拉开帷幕。

一锤一錾凝匠心,铁笔生花续文脉!云居寺作为解读千年刻经史、房山石刻文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第三届石作文化节上聚焦当地流传千载的石作文化和广博厚重的历史文脉,通过一系列参与性、传播性兼具的文化活动,带您感受石作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匠心打造,展示石作精工之美。

石作文化节的主会场设在大石窝镇汉白玉文化艺术宫,大石窝镇为中华瑰宝汉白玉的故乡,这里矿藏丰富,品种繁多,开采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湛绝伦。活动通过参观汉白玉文化宫的精品展陈,全面展示石雕、石塑艺术精品、石作文化历史和建设成果,创新石作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在云居寺分会场“千年刻经史”展厅,首次展出本馆收集的样式雷图档《由大石窝绘至行宫庙拉运石料练车道路画样》《自东直门外行宫庙至工次拉运石料练车道路画样》(自故宫博物馆仿制),俱为同治十二年(1873)十一月雷廷芳绘。两图首尾衔接,细致写照了在房山大石窝各塘口采石后,用练车拉运至清东陵普祥峪、菩陀峪万年吉地工地的道路桥梁状况,是极珍贵的纪实性资料。

多年来,云居寺积极挖掘文物和文化的多重价值,努力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通过精品专题展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了“展研一体”的理念与实践。

二、凝聚共识,深挖石作历史文化内涵。

北京房山大石窝是响誉国内外的汉白玉雕刻之乡。为深入挖掘石作文化与云居文化之间的历史文脉,保护好、传承好石作文化遗产,在石作文化节到来之际,云居寺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石作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以云居寺珍藏的房山石经中所蕴涵的文献研究、历史溯源、文化传播以及石经文化与文旅融合相互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交流发言,深入探讨石作文化中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进一步挖掘房山石经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

三、文化创新,开展石作技艺互动体验。

为了更多元化的参观体验,激发大众自主探知的积极性,游客还可以现场体验到雕版印刷、石刻拓印、水拓团扇制作等传统技艺,共赏非遗之美,感悟文化盛景。同时伴有铜人活雕塑的表演展示,铜人表演者配合肢体语言将云居寺石经从开采石料到雕刻成石经的过程一一展现,用新颖创意、灵活生动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房山石经精神,现场演绎石作雕刻艺术,再现云居寺千年刻经史。

作为历史悠久的石经博物馆,近年来,云居寺一直坚持文化引领,不断推出多项面向公众的高品质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文物保护,深入挖掘并展示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切实做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千年刻经史 匠心石作缘”云居寺第三届石作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动为深度挖掘探究云居寺与周边文化遗存的历史文脉溯源,更好地保护、研究、发掘和利用房山石经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课题。今后,云居寺将继续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多角度展示云居寺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魅力,使文物保护和文化研究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人民群众,为推动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居”力量。

0 阅读:1

网新能

简介: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