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美貌俨然已经成为可以变现的经济产物。
对于长相不那么尽如人意的人来说,仿佛生而为人就是一种错误。
作家钱钟书在《围城》当中直言道:
“对于长得丑的人来说,细看对他都是一种折磨。”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进入了一个“看脸”的时代,颜值的重要程度被反复强调。
根据2021年公布的《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当中的数据分析显示:
98%的00后、57%的95后在18岁前就具备了颜值竞争意识。
本该在无忧无虑,享受青春和活力的年纪,却也不得不被卷入颜值竞争的洪流当中去。
但即便如此,也仍旧有人不会被盲目追求颜值的社会风向所裹挟。
国内著名散文家贾平凹先生在其随笔集《自在独行》一书当中针砭时弊地探讨了他对于“打扮”的看法。
“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差异,就在于雄性长得不好看而雌性长得好看,女人比男人好看还不够,还要在同性之间显出自己的更好看来,这就有了打扮。”
这一段对于打扮的定义让我们不仅感觉到耳目一新。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在与异性朋友见面或是一同出行的时候,并不会刻意打扮。
但和身边的同性好友一起的时候,迫于压力,也只得努力让自己也变得精致、华丽一些。
接着,贾平凹先生在此书中又有一段话,更加发人深省。
他说:
“但不管怎么说,醉心于打扮终究是皮面上的操作。
人格和素质有如白纸灯笼里的灯泡,灯泡是红色的,灯笼就是红灯笼,灯泡是黄色的,灯笼就是黄灯笼。
于是有人艳,有人妖艳,有人清雅,有人清而不雅。”
这段话是我一直以来都十分想要同我的女性读者朋友们分享的。
外在的服饰和装扮,终归只是撑场面的过眼云烟。
内心的平静、优雅、智慧、自洽,才是我们稳定的核心力量。
说起来,在我本科学习期间,大学室友是一个对于美有极为执着追求的人。
哪怕是下楼丢个垃圾、取个外卖,都要光鲜亮丽地示人。
不能允许自己给别人留下一点不好的印象。
为了不长皱纹,她很少会有开怀大笑的时刻。
早上有课的时候,她会6点准时起床。
洗头、洗脸、刷牙、化妆、卷头发、搭配衣服,至少两个小时,她才会姗姗来迟到达教室。
因为这一点,我大学期间也一度很佩服她。
我感觉她对于外貌的坚持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而同寝的我们,基本上是一觉睡到7点50,匆匆用水抹一把脸。
顶着鸟窝一样的头发,在班级老师和众多男同学的注目礼下,一屁股坐在教室。
丝毫不顾及别人的眼光。
现在想来,如果时光倒流的话,我还是会做这个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女孩。
这样的我自由、自信,在充足的睡眠和美貌之间,我愿意选择前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我们过度去追求美貌,无非是受到容貌背后所能诱发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驱使。
美貌将吸引力符号化。
会带来他人对于我们的自身的正反馈,产生正强化的结果。
进一步产生“设法接近”的行为。
心理学家韦尔施在1998年提出的“重构美学”理论。
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审美化”的现象。
它指的是在新闻媒体推波助澜的情况下,“颜值代表正义”的理念几乎无孔不入。
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人群蜂拥而上,形成了对于美貌、颜值的追逐。
在认知心理学当中,我们则将这种现象称作“颜值崇拜”。
在我们的思维定势当中:
似乎美貌总是能够和善良、个性、成功划上等号,却丝毫不会去关注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贾平凹文章的最后一节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当一切都在打扮,全没有了真面目示人的时候,最美丽的打扮是不打扮。”
化妆、换新衣服,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难度。
真正困难的是对于自己内在经年累月的投入。
用学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经历来丰富自己的心灵。
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很多人却没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或许这也就是贾平凹先生的通透之处吧,不去一味地关注自己的外表,而是追求一种更为安心、平静、自在、轻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