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之火 点燃学子之梦——“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启动暨首场宣讲活动举行

昆明市总工会 2025-03-31 10:32:09

3月27日下午,由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共同举办的“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启动暨首场宣讲活动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会堂举行。

在此次活动中,由昆明市总工会创新打造的音诗画思政课《举旗人》,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为脉络,以诗歌为载体,将现场演唱与双排键演巧妙融合,通过耿家盛、吴国良等举旗人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云岭职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为云大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4月1日,“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团的宣讲活动将走进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继续用劳模们的奋斗故事与匠心传承点燃更多劳动者的追梦热情,以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激荡出更磅礴的回响。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堂能激起学生共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大思政课,如何打破传统范式,以薪火相传的匠人故事与激荡人心的独特魅力叩击心灵。

一起来看看现场报道吧~

会堂内,掌声阵阵;会堂外,艳阳高照。

3月27日下午,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会堂沐浴在和煦暖阳中,由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共同举办的“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启动暨首场宣讲活动在这里举行。

年轻的心总是激情飞扬。

3点开讲的大思政课,2点10分,会场已经坐满了大学学子。

一堂能激起学生共鸣的教育课,必定流淌着真情实感。一堂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大思政课,其中必定有超乎寻常的力量。

这一点,从大思政主题宣讲的劳模工匠阵容可以感受到,从创新形式上可以感受到。

宣讲团阵容:云南省首位“大国工匠”、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高级继电保护员李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昆明分公司五华阿米巴团队经理张本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建投集团钢结构公司焊接实验室主管李亚,“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大学副教授王文兵。

创新形式上,云南大学音诗画思政课《心中的闻一多先生》、昆明市总工会音诗画思政课《举旗人》两个节目,把音、诗、画的国风特色艺术形式相结合,创新了宣讲模式。

有宣讲团阵容和创新形式的加持,这堂大思政课才会如此吸睛。

讲故事 “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理念可触可感

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工匠为何能成就梦想?靠敢为人先、自主创新。

李辉,“痴迷”于技术攻关与技术革新,在家里成立工作室,用业余时间攻克工作遇到的难题,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大国工匠”。

李亚,为了在实战中磨练技术,快速提高操作水平,每天要耗费40多公斤焊丝,把身上的焊疤当成勋章,最终成为云南省劳动模范。

张本荷,开展服务创新的“U 计划”项目,为公司增收近 1.7 亿元。云南销售“百站千万”U 计划经验已经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有理想的人,总是让人为之敬佩。”云大学子王赫安说,李辉作为云南首位“大国工匠”,每次点开视频号都能刷到他的事迹,没想到今天他会来到我们身边,向他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醉心于事业的匠心精神。

这个下午,在这场形式新颖的大思政课上,劳模工匠职工登上讲台,一个个成长故事、一段段心路旅程、一个个攻坚克难的事迹,直击学生心底。

此起彼伏的掌声,足以说明一切。

劳模工匠职工宣讲走进学子身边,通过讲述自身的事例,让“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理念可触可感,使“实干成就梦想”的奋斗路径可知可行,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入人心。

讲理论 让学子在奋进的道路有了风向标

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035年的我,希望成为一个 的人,因为我正在 。”这是一道适合所有人的填空题,这也是王文兵的讲课技巧。

他用他两名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事例,引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他告诉年轻学子,青春的字典里没有“能不能”,只有“敢不敢”;奋斗的坐标系中没有“值不值”,只有“该不该”。

“2035年,我已经30岁,那时我会在干什么呢?也许是一名工人,也许会自己创业,2035年是个令人憧憬的节点,没想到思政课这么有趣,以后这样的思政课,我一定不会错过。”大学生苏瑞说。

讲创新 诗音画结合让思政课直击学子心扉

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压轴出场的节目,由昆明市总工会创新打造的音诗画作品《举旗人》一经亮相,便燃爆现场。“……不管你有多普通,将愿望磨成剑,将希望绷成一张弓,破风向前冲……”《龙》的旋律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8位来自昆明市各条战线的一线职工新近组成的演唱组合,用欢快激昂的歌声,讴歌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拥护,及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该音诗画作品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为脉络,通过耿家盛、吴国良等举旗人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云岭职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无耻啊,无耻啊,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我们会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云南大学音诗画思政课《心中的闻一多先生》,在还原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的基础上,以新时代中国青年与闻一多先生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致敬心中的闻一多先生。

大屏幕上一帧黑白照片,让人的思绪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面,让人心潮澎湃。

“今天的思政课,超燃!特别是劳模工匠宣讲与音诗画思政课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现场的一名大学生和同伴交流时大声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劳模工匠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挚情感,为云大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2024级传播学专业学生余娇在观后感里这样写道:云南大学王文兵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解读,揭示了14亿人“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现代化征程中,每个劳动者的奋斗轨迹都是时代经纬上不可或缺的丝线。今天宣讲的这些鲜活的案例,印证着工匠精神的真谛。他们用“苦干+巧干”的双重智慧,诠释了新时代追梦人“不等不靠、有梦就追”的豪迈气概,当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洪流,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非凡价值。这场大思政课也让我深深认识到:在云南省总工会搭建的成长平台上,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以奋斗热忱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篇章,他们才是我们应当大力宣传的对象。

“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更多的是看有没有营养、受没受触动。”宣讲团成员李亚说,“为了讲好一堂课,我总是不断修改课件,面对职工讲什么,面对学生讲什么,我首先得在心里换位思考。”

李亚的话,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思政课由谁来讲,有时比讲些什么更关键”。

讲效应  共同奏响 “ 劳动创造幸福 ” 的时代强音

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近年来,省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方式方法,组织由70人组成的劳模工匠职工宣讲团深入开展“百县千企万场”大宣讲、“暖边大宣讲”等专题特色宣讲活动,与省委宣传部联合选树云南省“最美职工”,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切实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产业工人素质进一步提高,职工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宏说,“今天在云南大学启动‘云南工人大思政课’首场宣讲活动,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和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要求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百年学府绽放时代光彩。”

今年,省总工会将继续发挥劳模工匠职工宣讲团作用,组织宣讲团成员深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边境县(市)和学校等,面向广大产业工人、边境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生等群体开展“百县千企万场”大宣讲、“暖边大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等省级示范性宣讲100场,带动全省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三个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激励广大职工在服务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中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

活动现场,出席活动的领导为“云南大思政课”专家名师库代表颁发聘书。

省总工会相关部室负责人,专家名师库代表,云南大学师生共计700余人参加活动。

从3月27日至4月1日,省总工会还将在大理古生村、丽江张桂梅师德教育馆等地举办15场专题宣讲,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大思政课在时空对话中焕发新活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