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叩击心灵的盛宴!“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进昆明

昆明市总工会 2025-04-02 16:20:00

2025年4月1日,春城昆明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气温骤降至8摄氏度。下午14时30分,昆明市工人文化宫门前,一股热流在寒风中涌动—— 来 自昆明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代表、产业工人和基层工会主席及一线职工 踏着坚实的步伐,怀着万分的期待,从昆明的各个角落向大讲堂汇聚,共同聆听“ 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

《红色传承·时代交响》——双排键演绎经典与职工合唱艺术盛典

下午14时30分,市工人文化宫剧场内座无虚席。当电子管风琴奏响《钢铁洪流》的磅礴乐章,昆明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内近500名职工屏息凝神。舞台灯光如历史长河倾泻而下,“云南工人大思政课”2025年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在 春城拉开帷幕。 这场以音诗画为载体的思政课,用艺术语言讲述红色基因,用工人故事传递劳动精神,在90分钟的时空穿越中,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工人赞歌。

“这不是普通音乐会,而是用音符织就的红色画卷。”云南省建筑技工学校工会主席张冬妮感叹。序章《钢铁洪流进行曲》以电子管风琴特有的千种音色,将观众瞬间带入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琴弦震颤间,机床轰鸣声、火车汽笛声、炼钢炉的爆裂声交织成工业文明的交响,当《国际歌》旋律破空而出时,台下的观众自发打起节拍。这种沉浸感在《聂耳与国歌故事》环节达到高潮。朗诵者丁进手持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手稿复刻件走向观众席,背后大屏同步播放聂耳在昆明翠湖采风的影像。当全场职工在指挥下齐吼"前进!前进!前进进!"时,声浪仿佛震得文化宫玻璃幕墙微微颤动,城建工会周蔓蓉激动地说:“这样的思政课真有意思!边看边演,很有代入感,让人印象深刻。”

《匠魂传承·奋斗华章》——劳模工匠声影纪实讲述会

全国劳模蒋秋香的登台引发全场再次沸腾。现场,她讲述着自己从纺织女工到时代先锋,用奋斗织就人生华章的感人故事。在轰鸣的纺织车间里,她用二十载芳华书写劳动者的诗篇;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她以终身学习诠释产业工人的担当——云南纺织集团副厂长蒋秋香,这位从宣威山村走出的全国劳模,以"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未来"的铿锵誓言,为新时代劳动者树立了耀眼标杆。

2004年,18岁的蒋秋香踏入云纺二分厂时,面对的是漫天棉絮与震耳轰鸣。这个曾因完不成任务急哭的农村姑娘,在劳模师傅的言传身教中涅槃重生。手指被纱线割破的疼痛化作前进动力,她在机台间日行数十里苦练"轻快准稳"的绝活,仅用三年便刷新集团技能纪录,用满手老茧换来全国纺织行业操作技术能手的桂冠。

从细纱女工到纺织厂副厂长,从全国劳模到党的十九大代表 ,蒋秋香始终保持着劳动者的赤子之心。 当传统纺织产业转型阵痛来临,38岁的她毅然走进劳模本科班,以班级前六的成绩完成人生逆袭。 "设备会淘汰,但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带着这样的信念, 她以归零心态迎接智慧纺织的挑战,用20年坚守印证:平凡岗位也能创造非凡价值,只要永葆奋斗初心,每个劳动者都能在时代经纬中编织出彩人生!

尽管蒋秋香已经做过无数次宣讲,将劳模精神的火种播撒云岭大地,但这次“云南工人大思政课”宣讲对她来说,却是意义最特殊的一次。“因为我的表哥和表嫂也来到了现场,21年前就是他们带我走出大山来到昆明,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听我宣讲,我非常激动还有点紧张,这既是对广大职工讲述我的奋斗故事,也是我给他们交出的一份成绩单!”宣讲结束之后,蒋秋香邀请表哥表嫂一起走上舞台,拍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真没想到,当年我们从大山里带出来的小女孩,通过党委政府、工会组织和公司的关心培养,以及自己的不懈奋斗,从一名普通纺织女工做起,现在不仅成了家族的骄傲,还成为了广大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我们坐在台下听她宣讲,非常感动、非常自豪!”表哥激动地说。

云岭大地,人才辈出。在昆明,广大劳模工匠技能人才为云南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事云南斑铜艺术品创作二十多年匠心开创斑铜技艺与乌铜走银、银器工艺、宝石镶嵌工艺相结合创作金属工艺珍品,荣获国家省市区多个奖项的云岭工匠、首席技师、非遗传承人李碧,正在为观众生动地讲述着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持诠释的“匠心”故事。

情景剧+音诗画形式 打造工人大思政课宣传创新形式

东川团结渠是一条穿越近半个世纪的水源生命线,它以厚重的历史镌刻着东川人民团结一心、战天斗地的精神,它是东川建设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东川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情景剧《你好,团结渠!》以朗诵的形式,重构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万人修渠的壮举。舞者以身体为画笔,时而化作开山凿岩的钢钎,时而变成蜿蜒山间的渠水。这种艺术表达在劳模工匠宣讲环节更显张力,诠释了“敢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团结渠精神以及东川开拓未来的决心和信心!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云岭大地也涌现出一批批坚定信仰、高举旗帜的劳动者。 由昆明市总工会创新打造的音诗画思政课《举旗人》,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为脉络,以诗歌为载体,通过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6位职工演唱与双排键演奏的方式,以耿家盛、吴国良等"举旗人"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云岭职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当舞台光影交织着劳模们开凿隧道、架设电网的铿锵身影,当诗歌朗诵碰撞出"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气概,观众席间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散场时,观众集体起立欢呼打call,久久不愿离去。

在薪火相传的匠人故事与激荡人心的艺术演绎中,这堂打破传统范式的大思政课正以独特魅力叩击心灵。当蒋秋香布满老茧的双手与李碧的云南斑铜非遗在光影中交相辉映,当百年征程的诗行随着双排键音符在剧场升腾,思政教育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破壁——它不再停留于理论灌输,而是让劳模精神具象为可触可感的奋斗群像,使红色基因化作流淌在音乐与诗篇中的精神密码。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照亮了云岭大地的精神坐标,更在职工心中燃起"劳动创造幸福"的奋斗号角。

百万职工共筑精神堡垒 工会擦亮思政教育品牌

近年来,昆明市总工会在省总工会和市委的领导下,持续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奏响时代最强音”音诗画思政课。该课程以时代为经纬、文化为坐标、主题教育为方向,由一线职工、劳模工匠、职工文艺团队同台授课,通过电子管风琴(双排键)这一音色千变的乐器,以现场演奏+诗歌朗诵+歌曲演唱+音视频史料等表现方式,将主题教育内容融入一首首经典的红歌、朗诵作品、劳模故事中,现场视觉冲击力强,具有较好的代入感、参与感。让职工在回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同时,接受一次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借助一堂课完成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截至目前,昆明市总工会组织宣讲团深入磨憨边境和昆明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广大产业工人、边境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开展“百县千企万场”大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等省级示范性宣讲60场,带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激励广大职工在服务云南省“3815”战略和“六个春城”建设中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昆明市机化轻纺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习再兰,市总工会相关部室负责人,盘龙区总工会、东川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省市各行业的劳模工匠代表以及产业工人代表和一线职工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