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2月28日,国家电网第二批校园招聘网申正式截止。最新数据显示,本次报名人次突破65万,而计划招生人数仅为5606人,平均竞争比高达116:1。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国网历届招聘纪录,更折射出当前应届生就业市场的残酷现实。

国家电网作为全球最大公用事业企业,其“央企+垄断行业+高福利”的标签,始终是应届生眼中的“香饽饽”。从薪资看,一线城市岗位年薪可达20万,中西部也在10-15万区间,远超普通企业起薪;此外,六险二金、住房补贴、职业稳定性等福利,进一步放大了吸引力。
核心矛盾点:
专业壁垒明显:65万报名者中,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等理工科专业占主导,文科生几乎“无岗可报”。年龄焦虑加剧:本科25岁、硕士28岁的年龄限制,让部分考研二战或延毕的学生直接被淘汰。区域竞争失衡:北京、天津、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岗位竞争比超200:1,而新疆、蒙东等偏远地区仍存在“招不满”现象。二、就业市场“冷热分化”:年轻人用脚投票国家电网的报名热潮,本质是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缩影:
体制内“信仰”升温:经济下行压力下,国企、事业单位的稳定性成为首选。2025年一季度,仅重庆事业单位招聘人数就达2911人,报名热度同样居高不下。民营企业吸引力下降:对比同期小米、字节等大厂招聘,尽管部分岗位月薪达15k,但“996”工作制和裁员风险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学历贬值加速:国网第二批招聘中,约30%岗位面向专科生,但实际录取仍以本科及以上为主。部分县公司甚至要求“双一流”背景,进一步挤压普通院校学生空间。三、突围建议:应届生如何“破卷”?面对激烈竞争,盲目跟风报考并非上策。结合国网招聘规则和就业趋势,给出以下建议:
精准定位,避开“红海”:优先选择生源地或偏远地区岗位,利用“户籍优势”降低竞争压力。非电工专业学生可关注财务、管理类等“边缘岗位”,但需提前考取相关证书(如CPA、计算机二级)。提升“硬核竞争力”:笔试重点突击:国网考试涵盖行测、专业知识(电工类占比80%),需针对性刷题,尤其是电网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科目。面试凸显“匹配度”: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在实习或项目中突出“吃苦耐劳”“服从调配”等国企偏好特质。拓宽就业视野:关注地方电网、能源国企的社招渠道,如南方电网、华润电力等,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新兴领域如新能源、储能行业需求爆发,相关技术岗位薪资与国网持平,且门槛更低。四、结语:没有“躺赢”的时代,只有主动进化的个体65万人争抢5606个岗位,这一数据刺痛了无数应届生的神经。但与其抱怨“内卷”,不如理性分析自身优劣势,在职业规划中兼顾理想与现实。毕竟,国家电网之外,仍有无数条赛道等待年轻人开拓——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放下“执念”,拥抱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电网招聘平台、各省电力公司公告、第三方统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