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婆突然问我一个问题,她说:你总说中国女性地位高,可为什么欧洲那边好多国家都是女王在统治?
女孩子嘛,得哄着,你要是跟她细细掰扯历史,长篇大论人家不爱听,哪一句说错了,那这一天你就别想要个好脸色。
所以你得提炼总结,把精华说出来,说到点子上。
所以我答:欧洲那些国家,一个国家才一个女王,在咱们中国,每个女性在家里都是女王。你说是吧,所以,我亲爱的女王陛下,让我服侍您沐浴更衣吧。
老婆说:死相,滚。
答曰:哎,好勒。
于是老婆的问题就这样被我糊弄过去,但是粉丝糊弄不了啊,咱们今天就这个问题细细掰扯掰扯,请诸君听我慢慢道来。
01 欧洲女王的诞生记中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上出现过30多位女王,这其中有2022年去世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最负盛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最悲情的9日英国女王简·格雷以及久负盛名的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欧洲历史上出现的女王,或是因为由公主进位成为女王,如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等等,或是因丈夫去世,继承人年幼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实现从王后到国王的身份转变,如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沙俄的两个叶卡捷琳娜女皇。
首先第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女王呢?实际上女生的诞生背后,并非女性地位的真正崛起,而是欧洲血统论与继承法相互交织,碰撞出的意外火花,不然也不会再一千多年时间里,整个欧洲才诞生30多位女王,是不是这个道理?
如英国在历史上长期实行的是长子继承权制度,男性在王位继承上拥有优先权,只有当男性绝嗣的情况下,才有女王的诞生,如2022年去世的伊丽莎白二世,其父亲乔治六世就没有儿子,才有了伊丽莎白二世长达70年的统治。再往前的伊丽莎白一世、玛丽一世、简·格雷三位女王有着复杂的宗教斗争背景,但上位过程同样的也是在父亲亨利八世、兄弟爱德华六世死去,无男性继承者的情况下进行的。
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一世的上位过程则是一段兄长的狗血故事,伊莎贝拉一世的兄长恩里克四世与布兰卡公主十数年的婚姻,离婚后布兰卡公主被发现是处女!恩里克四世后来有个女儿,但恩里克四世还是指定伊莎贝拉一世作为王储,这其中的意思,你品品。
在欧洲的贵族阶层中,血统被视为统治合法性的核心,是权力的源泉。女生的诞生,更像是血统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外产物,绝非简单的一句女权觉醒可以概括。
其次第二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出现女王的国家,多为欧洲大陆边缘国家,如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典等,而欧洲大陆上的陆权国家则较少出现,如法国从公元481年建立的墨洛温王朝到1793年被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1300多年的时间里一个法兰西女王都未曾出现。好不容易在1740年欧洲大陆中心的奥地利,诞生一位首位女大公玛丽亚·特蕾莎,结果她的继位,立刻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战争席卷了欧洲大多数国家,前后打了8年之久,堪称欧洲版的世界大战。
沙俄的两位叶卡捷琳娜女皇的上位过程,则伴随着政变的发生,非正常顺位继承,且先不论。
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萨利克法典》了。
《萨利克法典》,这部法典大约在6世纪初期,由法国墨洛温王朝的创始人克洛维颁布实施,后来查理曼帝国加以修改并继承了这部法典,而由于查理曼帝国庞大疆域的影响下,《萨利克法典》几乎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通用法典之一。
在《萨利克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女性没有土地继承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法令,逐渐变味,演变成对女性继承权的剥夺,并且波及大半欧洲大陆。诸如玛丽亚·特蕾莎手握其父亲查理六世的《国本诏书》,在查理六世秘密外交和割让土地的情况下,仍旧爆发战争。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困难程度!
02 平民女子冠夫姓欧洲多出女王的同时,欧洲的女性嫁人却要冠夫姓,特别是在平民阶层中更为普遍。
欧洲冠夫姓的传统,起源于中世纪时期,在宗教势力遍布整个社会的时候。神学家说:妻子是丈夫的肋骨,自然要打上主人印记。在那个黑暗时代,女性结婚被视为从父亲名下转移到丈夫名下的财产,姓氏更替是这场交易的法律凭证。就像是美国社会学家舒布勒研究这段历史时指出:冠夫姓的本质,是女性成为夫家财产的标志。
这一套规则连女王都难以避免,像是维多利亚女王其落款成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印度女皇、阿尔伯特亲王之妻。后来温莎王朝时期,为了彰显血统的纯正性,女王不再冠以夫姓。
在欧洲大多数历史时期,女性必须依赖男性生存,没有独立的经济条件,不能参与政治活动。以英国为例,在19世纪前,女性在法律上没有任务权利,婚后财产自动归丈夫所有,在这种宗教、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束缚下,冠夫姓逐渐成了欧洲女性的传统,并且延续至今。
03 她力量那么,不如现代社会,女王与冠夫姓并存的欧洲社会,女性力量到底是否完成觉醒呢?
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浪潮的兴起,不断扩大规模的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操作,于是乎女性走入工厂,成为工人,获得劳动报酬,开始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伴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无产阶级逐渐步入历史舞台。
1848年,美国的塞尼卡福尔斯会议拉开了女性选举权运动的序幕。在此次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宣言》,明确提出女性享有选举权和平等权利的主张,这一宣言迅速蔓延欧美各国蔓延,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辐射向全世界,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1918年英国通过《全民代表法案》,规定年满三十岁的女性获得投票权。1920年美国通过第19次宪法修正案,1944年法国宣布赋予了妇女选举权。1910年,每年3月8日成为国际劳动妇女节。1975年3月8日,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1977年,第3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女性权利斗争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女权运动迎来高潮期,在政治权利之外,自身的社会角色、地位等方面也要求平等权利,诸如教育、就业、婚姻等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西方社会崭露头角。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执政16年之久,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但同样地,这两位政治女强人都冠以夫姓。
中国的女性力量在古代同时期相比较欧洲而言,虽然也面临男权社会的压制,总体要比欧洲中世纪好太多了。父母的十里红妆,给的不是夫家,而是给了女儿一生不求人的底气!秦汉时期,女性还要承担纳税义务,这意味着女性在那个时代,是有经济来源的!对了,就是女红!
到了近代,由于整个中国国家的沉沦,在女性权利的发展要落后一些,但发展迅速,涌现出诸如秋瑾、何香凝等名人。到了新中国建立,欧洲的女权还在为同工同酬作斗争,中国的妇女已是能够,顶半边天的存在!
男女只是性别上的区分,都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造物,没有优劣之分。原始社会从母系时代向父系时代转变,那是双方捕猎力量的选择。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长期的男权社会,并不能掩盖女性的光辉。历史早已证明,社会越开明,时代越发展,国家越强盛,对于女性的束缚越小,诸如汉唐宋明。只有落后腐朽的时代,才禁止女性干这个干那个。
女性需要平等对待,但也能压制男性,男女平等,不是说女性掌握特权,搞女拳主义要不得!
说回西方社会,我认为西方女性意识的崛起,是一个充满曲折与反复的漫长过程。冠夫姓等现象的延续,充分表明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当然所谓冠夫姓,是西方社会的传统,我们不加干涉,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里没有冠夫姓这回事,别上赶着去喝别人家的洗脚水!
愿每一个女性同胞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参考资料:
1.《诸王的欧洲》
2.《中世纪欧洲史》
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4.《论斯图亚特王朝末期英国的王位继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