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宴请张干,为将其赶出学校道歉:当年我"虎气"太盛》
引言:
1952年秋日的北京,一场特殊的宴会在中南海悄然举行。两位相隔37年未见的师生重逢,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坐在下席的是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而上席的老者,正是他曾经在湖南一师的校长张干。37年前,年轻气盛的毛泽东曾发起"驱张运动",差点让这位校长丢了乌纱帽。如今天地易位,昔日的叛逆学生已是一国之主,而曾经威严的校长却仍在三尺讲台上执教。这顿饭席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对话?当年那场震惊湖南教育界的风波,又有着怎样的内情?
一、湖南一师往事(1915-1916)
1915年初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迎来了新任校长张干。彼时的张干年仅三十出头,却已在湖南教育界颇负盛名。他毕业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因成绩优异被破格留校任教,此后更是凭借过人的才干与办学理念,被任命为湖南一师校长。
张干上任伊始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废除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师生等级制度,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与学生同桌就餐。他还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其中就包括后来影响深远的徐特立等人。在张干的主导下,湖南一师逐渐形成了平等、开放的学风。
然而,1915年夏天,一场风波打破了校园的平静。湖南省议会颁布新政,要求师范学校学生每人需额外缴纳10元学杂费,并延长半年学习时间。这项政策在学生中引起强烈不满,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生,10元学杂费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当时就读于湖南一师的毛泽东,正是这些贫困学生中的一员。他每月仅有1元2角的生活费,靠着省吃俭用才勉强维持学业。新政策一出,他与其他学生一起向校方请愿,希望能够免除这笔费用。
张干收到学生请愿后,立即向省教育厅反映情况。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方案:对于家境困难的学生可以分期缴纳,或采取助学金补贴的方式解决。但是省教育厅以财政困难为由,拒绝了这一提议。
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挺身而出。他认为单纯的抗议和请愿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于是着手撰写了著名的"驱张宣言"。这份宣言不同于之前学生们散发的传单,它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教育弊端,并直指张干在处理此事上的失当之处。
"驱张宣言"很快传遍长沙城,引起了轩然大波。省教育厅不得不派出督学到校处理此事。督学召开全校大会,要求学生们立即复课。但学生们并未退让,而是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表达了"张干不走,我们不上课"的决心。
在这场风波中,张干的处境十分尴尬。作为一位开明的教育家,他本想为学生争取利益,却不想反被误解为"官僚主义者"。当他得知"驱张宣言"出自毛泽东之手时,更是感到震惊。张干一度想要开除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7名学生,但在众多进步教师的劝说下,最终改为记大过处分。
二、张干离校后的心路历程(1916-1949)
1916年深秋,张干正式离开湖南一师。辞去校长一职后,他并未选择从政或经商,而是继续坚守在教育岗位上。他先是受聘于长沙明德中学,后又在湖南多所中学任教。每到一处,他都坚持亲自授课,从未放松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1920年代初,张干在长沙创办了私立明德中学。他延续了在湖南一师的办学理念,招收了大量贫困学生。为了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完成学业,他设立了"勤工俭学"制度,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工赚取学费。当时的明德中学,不少学生都是通过种菜、劈柴等方式完成了学业。
抗战爆发后,张干带领全校师生南迁。在迁徙途中,他将自己积攒的积蓄全部用于帮助贫困学生,甚至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件值钱物品。1938年,学校迁至贵州遵义,张干在当地租用民房复课,坚持保证教学质量。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明德中学的毕业生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升学率。
1940年,张干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信是他昔日的学生毛泽东从延安寄来的,信中详细询问了他的近况,并对当年"驱张运动"表示歉意。张干收到信后立即复信,表示早已将往事置之度外。这次通信之后,他与延安的联系逐渐增多,不少进步学生在他的指引下奔赴延安。
抗战胜利后,张干婉拒了国民党当局提供的高职,继续留在教育战线。1946年,他将学校迁回长沙,并开始接收一些地下党员子女入学。这一决定为他后来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他始终坚持己见。
1947年,张干用积蓄购置了一份田产,本想以此改善学校师生的伙食。这份田产后来成了他的一个意外困扰。此外,他还在这一时期多次收到来自国民党当局的威胁信,要求他停止收留"可疑分子"。面对压力,张干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秘密保护进步学生。
1948年年底,内战形势日渐明朗。国民党当局多次派人劝说张干南迁,但被他婉言谢绝。他对来人说:"教育是块土地,教师就该像老黄牛一样,守着自己的田地耕耘。"这句话后来被他的学生们多次传诵。
1949年初,张干得知昔日的学生即将率军解放长沙时,特意整理了一份1916年至1949年间的教学笔记。这份笔记详细记录了他30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其中不乏对教育改革的思考。他期待着能在新的时代里,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际遇(1949-1951)
1949年8月4日,长沙解放。新政权成立之初,张干的处境并不容易。他虽然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时期暗中帮助过不少进步学生,但由于此前购置的那份田产,被划为"自由资产阶级"成分。他原本主持的明德中学也在院系调整中被合并,他本人则被安排到了一所普通中学任教。
1950年春,张干依然保持着每天准时到校、认真授课的习惯。他的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不仅有在校学生,还有不少附近居民也来旁听。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教具,自制教材,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当时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钱,仅够维持基本生活,但他从未因此懈怠教学。
这一年夏天,张干遇到了一件令他为难的事。由于物价上涨,他的工资已经难以维持生计。家中几个孩子都在上学,开销很大。但他始终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而是默默变卖了家中的部分家具度日。一些了解情况的老同事劝他给毛主席写信,他却总是摇头说:"国家百废待兴,我这点困难算什么。"
1950年秋,一位曾在明德中学就读的学生回到长沙,得知张干的处境后,主动向上级反映了情况。当地教育部门很快对张干的待遇进行了调整,不仅补发了工资,还安排他担任学校的教研组长。但张干婉拒了教研组长的职务,表示自己更愿意专注于教学工作。
1951年初,张干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湖南省教育厅请他参与编写新的语文教材。这项工作虽然没有额外报酬,但他却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白天上课,晚上编教材,经常工作到深夜。在他的建议下,新教材增加了不少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内容,也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精华。
同年夏天,张干通过老同事得知,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提起过他,称赞他是"教育界的老黄牛"。这件事在当地教育界传开后,不少人都来看望他,但他依然每天准时上课,从不因此懈怠。
1951年末,张干的教学成果获得了上级的肯定。当地政府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套新房,还帮他解决了子女的就学问题。对于这些改善,他在给老同事的信中写道:"新中国待我很好,但我最大的心愿,还是能安安心心教书。"
到了1951年底,张干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他不仅在新房子里开辟了一间自习室,供学生们免费使用,还经常自掏腰包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当地的教育部门几次想让他担任行政职务,都被他谢绝了。他说,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教书,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学生们不断进步。
四、中南海的特殊宴请(1952)
1952年9月15日,一辆挂着中央警卫局牌照的轿车停在了张干任教的学校门口。车上下来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毛主席邀请张干到中南海共进晚餐。这个消息很快在学校传开,许多教师和学生自发来送行。
张干当天便乘车北上。9月17日下午,他抵达北京。安排他住宿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毛主席特意安排他在中南海内的丰泽园休息。这座园子往日只接待重要外宾,张干是极少数获准在此下榻的国内来宾之一。
9月18日傍晚,宴会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举行。当张干走进宴会厅时,毛泽东已经等候在那里。令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特意安排张干坐在上席,自己则坐在下首。这个细节立即引起了随行人员的注意,因为按照惯例,国家领导人在任何场合都应该居于上座。
席间,毛泽东首先谈起了1915年"驱张运动"的往事。他说:"当年我'虎气'太盛,给张校长添了很多麻烦。今天特意请您来,就是要当面赔个不是。"接着,他向在座的工作人员详细讲述了这段历史,并特别强调张干在那次风波中表现出的宽容和教育家风范。
宴席进行到一半时,毛泽东突然问起了湖南一师的旧事。张干回忆说,当年学校虽然经费紧张,但始终坚持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毛泽东听后连连点头,还特意让工作人员记录下这些细节。
饭后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毛泽东询问了张干近年来的教学情况,特别关心他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看法。张干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他特别强调了保护老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性,这个建议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临别时,毛泽东亲自将张干送到门口。他对张干说:"您这些年坚持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比我们这些当官的贡献还大。"这句话后来被记录在中南海的会谈记录中。
第二天,中央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落实张干提出的建议。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教师待遇改善工作,并将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出来参与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
张干在北京逗留了一周。期间,教育部和中宣部的负责人多次与他座谈,详细了解他对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些谈话的内容后来被整理成专门文件,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临回长沙前,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份礼物,是毛泽东专门为他挑选的一套古籍。书的扉页上,毛泽东亲笔题词:"敬赠张干同志,以表对教育前辈的敬意。"这套书后来成为张干最珍贵的收藏。
五、晚年岁月与历史印记(1953-1956)
1953年初,从中南海返回长沙后的张干,仍然保持着往日的作息规律。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从不因天气变化而改变这个习惯。这一年里,他开始着手整理自己近四十年的教学笔记,打算编撰成书,留给后人参考。
1953年夏,湖南省教育厅特意派人采访张干,请他谈谈对教育工作的看法。在长达三天的访谈中,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这些内容后来被整理成册,印发给全省各地教育工作者学习。其中,他特别强调:"教育工作要讲求方法,更要讲求恒心。"
1954年春,张干开始为本省师范院校的学生做教学示范。每周五下午,他都会在一所师范学校讲课,内容涵盖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实践经验。这些课程很快在教育界产生影响,不少外省的教育工作者也专程前来旁听。
同年秋天,张干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参加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教育界代表,他在会议期间提出了多项关于教育改革的建议。其中,关于保护和发挥老教师作用的提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支持。
1955年初,张干开始编写回忆录。这部回忆录记录了他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所见所闻。写作期间,他多次走访老同事,核实历史细节,力求记录准确。这份手稿后来成为研究近代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同年夏天,中央教育部派人向张干征求意见,准备在全国推广他的一些教学方法。他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并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这些建议后来被写入相关文件,在全国教育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6年初,张干的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周为师范生上课。直到这一年的3月,他才不得不停止授课。但他仍然坚持整理教学笔记,并为年轻教师答疑解惑。
1956年5月,张干完成了最后一篇教学笔记。这篇笔记详细记录了他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期望,其中写道:"教育之道,贵在坚持。望后来者,继往开来。"这成为他留下的最后一份文字。
1956年6月15日,张干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二岁。按照他生前的要求,丧事从简。但消息传出后,全国教育界都表示哀悼。他的学生自发组织纪念活动,收集整理他的教学文献。其中,光是教学笔记就整理出十多本。
张干去世后,他的故居被辟为纪念馆。那套毛泽东赠送的古籍,和他生前使用的教具、讲义等,都被妥善保存。每年都有众多教育工作者前来参观学习,缅怀这位矢志不渝的教育家。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新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