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月23日19点30分,从大年初一热热闹闹地登上大银幕后票房就一路 “狂飙”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突破 137 亿,在全球票房排名中也闯进了前八。
大家一边为哪吒的热血冒险激动叫好,一边却在心底对那个 “反派” 申公豹,泛起了深深的心疼和共情。
一个不是主角,甚至带着 “反派” 标签的角色,怎么就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 “意难平” 呢?
申公豹,打从出生就背着 “妖族” 这个身份。在那个仙侠世界里,出身决定命运的戏码天天上演。
就像现实里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资源人脉样样不缺;而有些人拼命努力,却还是被出身限制得死死的。
申公豹就是后者,他靠着自己的拼劲,好不容易进了昆仑山,本以为能在仙门里大展拳脚,实现梦想,可等待他的却是无尽的歧视和偏见。
他每天刻苦修炼,不敢有一丝懈怠,比谁都努力。可结果呢?因为他是妖,师父和师兄弟都对他冷眼相待,他就像个透明人,不管付出多少,都得不到认可。
他渴望成为昆仑十二金仙,这个目标对他来说却遥不可及,那座由出身和偏见筑起的大山,横亘在他和梦想之间,怎么也翻不过去。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学历不高或者来自小地方,即便能力出众,业绩亮眼,晋升名单里却总是没有他们的名字。
申公豹的无奈,太容易让众多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人感同身受了。
申公豹就像职场里的 “工具人”,上面安排的活儿,不管多脏多累,他都得接着。
为了成为元始天尊的弟子,他给无量仙翁当了几百年的 “黑手套”,干着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可等到出了问题,承担责任的只有他。
上面的人动动嘴,他就得跑断腿,还落不着好。这和现实中某些职场场景一模一样,领导安排任务时说得好听,出了岔子就把下属推出去顶锅。
再看看申公豹的待遇,百年来兢兢业业,修炼从没停过,可就是得不到重用。他就像个被遗忘的齿轮,在角落里默默转动,却没人在意他的付出。反观那些没他努力的人,却能轻轻松松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种付出和回报的巨大落差,换谁能不委屈?
我们在工作里,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功劳却被别人抢走,奖金和晋升机会也轮不到自己,心里的那股窝囊气,和申公豹的心情如出一辙。
申公豹虽然外表看着强硬,内心却藏着柔软和孤独。
他出身妖族,在仙门里没有朋友,家人也都不在了,他就像无根的浮萍,在这世间孤零零地飘荡。
即便他给家人留下了多年积攒的仙丹,可内心的困苦却无人倾诉,这种孤独和无助,太让人心疼。
在生活里,也有这样的人,远离家乡外出打拼,在大城市里为了生活奔波忙碌。
工作上的压力、生活里的委屈,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回到出租屋,面对空荡荡的房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申公豹的孤独,是无数漂泊者的真实写照,所以才会戳中那么多人的心。
申公豹不是没有反抗过,他不甘心被命运摆弄,不甘心被偏见压得死死的。
他放出被囚的四海龙王,试图打破这不公平的一切。虽然他的手段偏激,可这也是他在绝境里的奋力一搏。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面对那些不合理的规则、不公平的待遇,也会想要反抗,哪怕知道力量微薄,也不想就这么忍气吞声。
申公豹的反抗,是他对命运的宣战,是他对不公的呐喊。他的挣扎,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的挣扎。
我们都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让这个世界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价值,申公豹替我们喊出了藏在心底的渴望。
《哪吒2》里,申公豹这个角色的魅力,不在于他的法力有多高强,而在于他的真实。
他的遭遇,就是很多人生活的缩影,那些被出身限制的无奈、在职场里的委屈、生活中的孤独,还有对命运的反抗,都让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英雄,却是我们心中最真实、最让人心疼的角色。
很多人希望自己都能从申公豹的故事里,找到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里的 “大山”,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