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本土教练不改变执教思路,中国男篮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好久不贱 2025-02-20 10:52:55

其实并不能说,李弘权的落选就特别令人惋惜。

换种说法来讲,即便队伍里有了一个李弘权,也并不意味着这支中国男篮的战斗力就能够获得极大提升,更不可能就此在后续的两场亚洲杯预选赛里做到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不得不说,郭士强身为本土教练,其执教思路着实令人倍感无奈,甚至可以说到了让人无语的地步。

高诗岩被选入后卫线,难道是因其能力十分出众吗?

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不妨让我们对此展开一番剖析看看。

若将其视作1号位来考量的话,那么其整体的组织以及串联方面的能力,显然是较为平常的,并无突出之处。

既缺乏那样的意识,也不具备那样的水准。

若将其界定为2号位的话,那么其整体的得分能力以及硬解能力,也都是毫无出彩之处的。

仅仅是在部分场次当中,依靠着较多的出手次数以及尚佳的手感状况,从而斩获一些还算可观的数据罢了。

然而,其表现却极为不稳定。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这般的球员,居然依旧能够被选入集训队,而且还顺利进入了最后的正赛大名单之中。

难道真的是中国男篮后卫线无人可用,才让他凸显出来的吗?

熟知情况的球迷心里都清楚,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至于具体是何种缘由,想必那些懂行的球迷心里都该是清楚的。

这一点就不多加详述了。

接下来,要谈谈杜润旺以及赵嘉义这两人,他们所处的位置和李弘权是相同的。

不过,不管是让熟知门道的内行来评判,还是让不太懂行的外行来瞧瞧,他们二人与李弘权之间存在的差距,那可都绝不是一点点。

除了偶尔能在外线上命中一记三分球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作用可言。

尽管观看了他的诸多比赛,可直至如今,依旧弄不清他在赛场上究竟具备何种特点。

颇为奇妙的是,恰恰是这两名球员得以入选,然而李弘权却未被选上。

那么,这便是我们此次要讲述的内容了。

在国家队这一层面进行人才选拔时,务必要秉持公平、公正且客观的原则。

当下有资格入选集训队的球员,其中的绝大部分皆是出自CBA联赛。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确实也没什么更多可讲的,完全应当依据他们在联赛期间的表现去做出选择。

不应非要在此基础之上,再额外增添一些浓烈的“个人”因素。

甚至,到最后,这个“个人”方面的因素竟演变成了唯一的要素。

这可实在是太失职。

因而,这便是为何在乔尔杰维奇卸任之后,仍有诸多球迷以及媒体人持有这样的看法,那就是中国男篮的主教练一职依旧应当交由外籍教练来担任。

要知道,外教在人员选拔方面往往有着较大的自主权限。

接着,他们均能够较为客观地进行筛选,挑出那些综合实力更为强劲的球员加入其中,以此最大程度确保这支球队当下的实战水准。

在这儿得提一下了,或许会有部分球迷提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考虑到杜润旺以及高诗岩他们此前都参与过国家队的正式比赛,如此一来,是不是相对来讲就更具备比赛方面的经验?

瞧瞧,这便是从资深球迷口中讲出的话语。

想必郭士强本人对于此次的15人大名单定会给出相关点评,而且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进一步展开阐述。

不过,熟知情况的球迷心里都明白,唯有具备真正实力的球员,才有资格去谈及比赛经验,除此之外的球员,压根就够不上这个层次。

郭士强此前曾面对媒体记者表示,之所以选拔众多年轻球员,目的在于让他们能够更出色地适应并融入中国男篮,进而为2027年男篮世界杯以及2028年奥运会(此处按奥运会举办年份合理推测应为2028年,原内容2018年奥运会时间不符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李弘权出生于2001年,就年龄与能力而言,明明是完全契合相关标准的,可为何他却不明不白地落选了?这着实令人费解。

由此可见,依旧如之前所说的那般,倘若本土的主教练不针对自身执教的思路以及理念做出改变的话,那么中国男篮恐怕真的会一直深陷困境,毫无出头之日可言。

0 阅读:12

好久不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