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不少影迷讨论到,已经很久没在公映期看过电影了。
今年暑期档热门电影的口碑,大多从点映期就开始迅速发散。除了现实题材的《消失的她》《我爱你!》《八角笼中》,连动画电影的《长安三万里》《茶啊二中》也加入了点映大军。
暑期档不似春节档,头部片子可以更灵活地选择点映时段。今年暑期档种子选手竞争激烈,用点映提前造势便显出常态化趋势。
实际上,去年暑期档的头部影片就开始扎堆点映了。但受制于疫情,去年暑期定档颇为艰难。比如《独行月球》提前十天才官宣公映日期,可选的宣发手段实在不多,点映无疑是为影片快速预热,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或许是看到去年点映有成效,今年暑期档的片子也纷纷效仿,每部电影依据各自的受众群体、题材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点映策略。
《我爱你!》和《封神第一部》,两部片方明显对成片质量颇有自信,都选择提前一周进行全国大规模点映,其中《封神第一部》的点映只针对IMAX影厅开放。
点映让影片口碑提前释放,影院通过观众反馈,重新决定公映首日的排片率。2018年夏天,《我不是药神》曾以这种方式实现票房逆袭。《封神第一部》若能在第一轮点映中取得口碑优势,正式上映后,或有可能获得比《超能一家人》更高的排片。
《消失的她》是今年暑期档唯一一部女性题材作品,也是目前最大的票房黑马,截至今日已收获32.61亿元。这部电影从上映前一个月就开始在营销上发力,幕后拍摄细节在抖音、微博上疯狂传播。不过,片方并没有配合营销采取长线点映,影片只提前一晚与观众见面。
《消失的她》确实不需要点映。一方面,片子主打女性奇观,并不侧重口碑营销;另外,《消失的她》上映是端午节前一天,彼时暑期档刚拉开序幕,市场上商业片稀缺,《消失的她》尚无对手,太早点映释放口碑,反倒容易带来争议不利于票房上涨。
同样选择提前一晚与观众见面的还有《扫毒3:人在天涯》。这部粤语IP续作在7月5日(周三)晚点映粤语版本,点映地区主要为广东省。
去年,古天乐、刘青云主演的《明日战记》也是公映前一天开启点映,正好赶上七夕观影高潮,公映当天累计票房便破亿。今年的《扫毒3》赶上《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神仙打架”,就算长线点映也难在票房收益上突围了。
相比去年,今年暑期档点映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小体量动画《茶啊二中》,公映前一周开始多地区点映,目前总票房已突破4000万元。《八角笼中》从端午节开始两轮点映长达10天,放映城市和场次的密集程度堪比公映,甚至让很多观众倍感迷惑:《八角笼中》是提前上映了吗?
点映与公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放映城市、场次数量和时间有严格控制,同时对点映影城规格也有要求。
之前不是没有多轮点映的电影。去年暑期档主打口碑的《人生大事》《独行月球》都曾开启两轮点映。《人生大事》首轮点映选择了38个二线城市,每家影院提供场次仅有一场,时间控制在下午两点半至三点半,次轮点映则安排在公映前一天晚上,范围扩大至全国,场次、时段更加宽松。同样,《独行月球》首轮点映也以二线城市为主,且场次较少,直到公映前一天才扩大放映范围。
提前一两周大规模点映的电影,通常会安排在周末下午场或晚上场。像《八角笼中》这样提前十天点映,不限影城规格,且密钥时间覆盖全天的影片,极为罕见。
想要达到这种级别的点映规模,除了片方和院线合作关系够紧密,还需要能让双方都满意的上座率。《八角笼中》第一轮点映在端午,6月23日《八角笼中》上座率为19.37%,与《消失的她》基本持平,有个别影院甚至表示,端午节《八角笼中》上座率超过了75%,为了满足观众需求还临时加了场。
首轮点映成绩出色,片方和院线就有热情开启下一轮点映。点映期拉得越长,售票平台、豆瓣上积累的想看人数和好评就越多,讨论度前置,宣发公司能提前配合话题做营销拉升热度,有利于电影公映后争取到更高的排片。这也是《八角笼中》没有选择提档,而是继续做点映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现在点映已不仅是小体量影片适配的逆袭神器。如今在大档期上映的片子,无论体量大小,都倾向用点映来创造口碑。
这其中也有电影宣发越来越卷的缘故。现在观众已经对首映礼里的假哭、假笑Reaction产生免疫,甚至还能通过话题词,精准识别社交媒体上的观后感“软文”。观众越来越不好“骗”了,一部电影想积累关注度,只能通过大规模放映的方式,给口碑和话题慢慢发酵的时间。
长线点映可以帮片方利益最大化,但这种方式真的适合常态化吗?
如果所有片子都延长点映周期,市场的正常运转必然会受影响。毕竟,很多电影可没有“想点就点”的话语权,也达不到《八角笼中》这种点映规模。比如原本定档6月30日的《透明侠侣》,就在《八角笼中》《消失的她》的前后夹击下,被迫临时撤档了。健康的电影市场不能只靠头部影片撑起,也要给小成本电影留一处喘息之地。
【文/葵涌】
一切都是建立在电影本身的质量上面。
王宝强和陈思诚其实没有差别不都是为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