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剧《梦华录》自6月2号开播以来,就像似一匹脱缰野马那般,豆瓣评分高至8.8,播放量高达8亿,受到了社交媒体平台上观众一片欢呼声。但除此之外,这部剧最重要的,是让人们嗅到了古装“偶像剧”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女性导演的视角,将“美感”放在第一位的《梦华录》也再一次让受众对古偶剧重新增加了点期许。
壹、美学性影像化制作颠覆传统古偶剧人美、景美、神美这些影像化制作是《梦华录》中最大的特色。人美,此部剧中不仅有“神仙姐姐”刘亦菲与朗眉星目又神采奕奕陈晓的颜值,满足了观众梦幻的心灵慰藉。著名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曾提出“移情”理论,受众在观看影视剧的同时不仅是接受外部意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将自我在现实当中所发生的情感进行转移的过程。受众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物、画面、情节都会投射到“偶像”身上发泄。而《梦华录》的人物选取也很好贴合了当下受众对偶像剧人物的心中幻想。
景美,《梦华录》突破以往电视剧的传统打开方式,而是运用电影手法大横幅制作的精致画面,一帧率一画幅都好似是一部“洛阳山水图”。无论是杭州钱塘的上水船轮美景,还是东京人间烟火气的街坊小市景,都会让人感叹大宋的盛世万般美好。此外,不得不说由刘亦菲主演的赵盼儿一把拉回了受众们的集体记忆,梦回赵灵儿,让受众在频频考古回忆之时进一步感叹刘亦菲的仙气迷人,也更是让《梦华录》在观众心里留下一点盼头。
神美,一部好的古装剧是能将受众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朝代,让人们心神向往这个朝代所发生一切,而《梦华录》恰恰做到了。首先,是各位演职人员的神韵美,刚开播微博、B站等平台就涌现“刘亦菲骨相美”“陈晓是有什么仪态牛逼症吗!”等话题,观众在观看演员台词、动作、表情的同时,能够让人留有回味的除了精彩绝伦的故事梗概之外,还有便是演员的神韵,一举一动都可以梦回大宋。
贰、本位性尊重受众思维回归本位主体为什么观众爱看古偶剧?因为古偶剧里充满了观众对自身生活未满的意象投影,观众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的,希望在“梦工厂”里得到,观众对自己未来或过去生活的期许,也希望寄托给“盒子”里的世界。但与此同时,观众也希望这是一部用真诚和尊重制作出来的影像世界,这样方能与观众达成共情传播。
《梦华录》这部剧中,不仅反之前甜宠古偶剧其道而为之,避开了市场资本所热爱的霸道总裁、傻白甜式的俗套剧情,而是把观众的视觉感和智商性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受众本位的思想。除此之外,该剧对于具体朝代的历史事件改编都是有史册可查。无论是从服饰、食物、茶艺上都尽量还原了北宋时期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景象。
叁、话语性成年视角下的女性主义崛起看惯了过往工业流水线制作的古偶剧,此种用心良苦,服装、道具、妆容等样样精美的古偶剧定然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并且,此剧也并没有以丑化女性角色或是矮化男性角色来走线路,而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刻画女性角色。用勇敢、聪颖、智慧来描画剧中的三位女性角色,用现代化的“北漂”视觉来刻画绝地逢生、勇往直前的古代女性精神。
在剧中,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主,面对男主好几次的慷慨解囊不仅没有化身为“傻白甜”,而是通过自己理性的分析来做出决定。同样,三娘和引章也是通过自己的手艺在车水马龙的东京站稳了脚跟。
肆、故事性起伏转折恰当颇有耐人寻味之处剧中让人最期待的莫过于男女主何时在一起的画面,而《梦华录》并没有“脑子一热”,像传统古偶剧的俗套脉络来撮合男女主,而是通过前期大量的故事和情感铺垫来埋下这部古偶剧的主线,同时也通过其他配角的辅线来进一步凸显剧情的层次感和冲突性。此外,最值得观众寻味的,引章对顾千帆之情愫和池衙内对赵盼儿的情感反转,前期观众好像并没有嗅到差异之处,而是通过镜头的对比转换来让观众留下意想空间,再去结合前几次神情来一一解开符码。
伍、联结性台词与特效场景的错误输出真听、真看、真感受是专业演员在演戏过程当中的根本,然而当我们看到这部剧时,也会出现一些尴尬拙劣的演技。饰演引章的林允无论是见到自己心爱的夫君,还是看的花心情郎沈如琢,都用一个表情敷衍了事,眼神充满空洞无味。
与此同时,剧中的一些场景穿帮,后期特效制作不精良所出现的差错,为《梦华录》降低了欲望值。还有片中时不时所带来的广告植入,也会进一步影响到观众在收看时的视觉完整性体验。
诚然,任何影视剧都在不断追求着巴赞笔下“完美电影”的神话,但随着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浪潮不断冲击之下,本应对大自然完整模拟的影视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或许,我们仍应抱有期许的心态,去迎接下一部“《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