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明朝嘉靖年间,可不是太平盛世,内忧外患一大堆!倭寇闹腾得厉害,沿海地区鸡飞狗跳。你想想,这要是发生在自己家门口,心里能踏实吗?
先说说这嘉靖皇帝,他呀,对长生不老那叫一个痴迷,整日里琢磨着丹药仙术,国家大事?管它呢!结果呢?北方鞑靼铁骑几度兵临城下,南方倭寇更是猖狂,这明朝的防卫,那真是千疮百孔。说到这嘉靖三十二年,浙江宁波府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可真是惊天动地的大冤案!倭寇来袭,昌国卫瞬间沦陷,接着太仓州、上海县等地也跟着遭殃。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你会觉得奇怪,倭寇入侵,明军怎么这么不济?其实啊,这其中猫腻可多着呢!想想看,五年前浙江巡抚朱纨大破倭寇,结果却被一帮贪官污吏给整死了。之后啊,浙江地方官哪个还敢认真剿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进城烧杀抢掠就行。所以说,昌国卫失守,根本就不是那些士兵没本事,而是整个体系都烂透了!这就像一个破旧的筛子,你往里面倒水,能留住多少?
这浙江巡抚王忬上任后,想着要好好干一番事业,还重用了抗倭名将俞大猷。眼瞅着就要打赢了,倭寇又杀回来了!这王忬也够倒霉的,但他却安然无恙,甚至还升官了!为啥?因为他巴结了当时权倾朝野的严嵩父子,送上了一幅价值连城的《清明上河图》!这年头,送礼比本事更管用!
新上任的浙直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就倒霉多了。他们上任后,面对战斗力低下军队和猖獗的倭寇,那叫一个焦头烂额。张经想调广西“狼兵”来帮忙,可路途遥远,等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倭寇四处烧杀劫掠,明军却龟缩城里不敢出战,这简直就是让人不寒而栗!这局面,看着都让人揪心!
这时候,严嵩的党羽,工部右侍郎赵文华上场了。他以祭海神为名,跑到浙江,这可不是真的去祭拜,而是来调查军情的。这家伙,表面上是奉旨调查,实际上是来为严党清除异己的。 他暗中观察,并对张经和李天宠一顿猛批,弹劾奏疏像雪片一样飞向京城。
张经没办法,被逼无奈下,只能硬着头皮和倭寇开战。这次作战计划,由巡按御史胡宗宪策划,出奇制胜,一举击溃倭寇,取得了石塘湾大捷!可这捷报还没送到嘉靖手里,赵文华的弹劾奏疏就先到了!
嘉靖皇帝一看,这张经居然能打赢,那之前为什么不打?在他看来,张经之前的消极怠工,是故意放任倭寇,居心叵测! 于是,张经、李天宠还有正直的杨继盛,都被砍了脑袋!这真是冤枉!
而胡宗宪呢?因为对赵文华阿谀奉承,并策划了石塘湾之战,从此平步青云,一路高升,还提拔了戚继光。这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这件冤案,不仅反映了明朝军事上的腐败,更暴露出官场上的黑暗和残酷。这其中权力斗争,明争暗斗,让人叹为观止!这桩大案,让明朝的统治更加动荡不安,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精心设计的倭寇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