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写尽半生风雨,人到中年,谁都活得不容易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6-05 23:55:10

01.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公元1080年,黄庭坚出任泰和县令,因政绩突出,清正廉洁,被当地百姓呼作“黄青天”。

三年秩满后,黄庭坚因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莫名其妙被降为德平镇镇监。从县级领导一下变成乡镇干部,这让黄庭坚有些无法接受。

尤其是,德州通判赵挺之为了拍上级马屁,想要推行“市易法”,而黄庭坚则认为,德平地小民穷,集市太小,若实行“市易法”,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商贩必定星散而去。

因此赵挺之与黄庭坚结怨,处处排挤他。

这个赵挺之不是别人,正是李清照的公爹,宋徽宗登基后,他为了往上爬,不遗余力打击元祐旧臣,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因此被罢官的,可见此人多狠辣。

此时的黄庭坚人微言轻,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跌入人生低谷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时好友,就写下了这首《寄黄几复》。

黄几复也是大宋官员,时任广州四会县令,他们俩少年时就在一起玩,一起读书长大,都喜欢诗词,所以经常借着春风在桃李树下畅饮。

一晃,人生已经过半,两人天南海北,相距甚远,已经有10年未曾见面。

尤其是黄庭坚此时的境遇很差,两任妻子皆早逝,新妻随自己颠沛流离,而且有孕在身。这些都让黄庭坚很烦恼。

幸运的是,这一年苏轼复官,被召回朝后升翰林学士、知制诰,所以他将黄庭坚从德州解救出来,荐为秘书省校书郎。

而此时黄庭坚与苏轼还没有见过面。

02.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黄庭坚在作诗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于苏轼。

他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对后世诗坛的影响力,宋代无人可及,同时黄庭坚还是著名的书法家、词人。

黄庭坚出生在显赫的书香世家,从十世祖开始,一直到他这一代,全都中过进士或举人。他祖父黄湜兄弟13人,有10人进士及第,时称十龙。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同样也考中了进士,累官至康州知州、朝散大夫。

黄氏一族所在的江西修水双井村被誉称为“华夏进士第一村”,仅宋朝就出过48位进士,这基因的确很牛很强大。

因此,黄庭坚自幼饱读诗书,记忆力惊人,7岁便作《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岁又写下了《送人赴举》:

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同时,黄庭坚还是一位大孝子,“二十四孝”中的最后一孝,说的就是黄庭坚。

黄庭坚的名字由来也很有趣,他出生后“抓周”,稳稳抓住了一支笔,于是父亲黄庶翻阅典籍,从远古时期的“八恺”中择“庭坚”与儿。“庭坚”还是远古圣贤皋陶的字,皋陶是舜帝的良佐,华夏司法之鼻祖,为人正直聪慧。

“八恺”则分别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

所以,黄庭坚的哥哥弟弟们,也都是从“八恺”和“八元”中取名和字。

真宗时有贤臣鲁宗道,因其敢于直言,真宗在金殿的墙上大书“鲁直”二字,黄庶希望黄庭坚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就为他取字“鲁直”,后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

03.

公元1058年,黄庶病逝在康州任上,黄庭坚的母亲李氏为龙图阁学士李常的姐姐,所以14岁的黄庭坚就跟随舅舅李常游学。

黄庭坚离开时,母亲作《浣溪沙》相送:

无力蔷薇带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飞。流水飘香乳燕啼。

南浦魂销春不管,东阳衣减镜仙知。小楼今夜月依依。

由此可见,黄庭坚的母亲也是一位才女,据载李氏貌美,工于诗词,一时闻名乡里。

在李常身边学习三年后,李常把他推荐给了大文豪孙觉,孙觉见黄庭坚诗文,尤为惊喜,就把女儿孙兰溪许给了他。

同时,孙觉还是秦观、陆佃、王令的老师,黄庭坚和秦观能入“苏门”,就是孙觉介绍给好友苏轼的。

公元1063年,19岁的黄庭坚参加乡试,得第一名,次年入京参加进士考,遗憾落榜,未能中第。

因此,黄庭坚回到修水双井村,入芝台书院、樱桃书院苦读。

公元1066年,黄庭坚再以第一名登乡试,主考官李询读过黄庭坚的诗文后,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

第二年,信心满满的黄庭坚再入京师,以三甲榜首登科,授叶县县尉,正式踏入仕途。遗憾的是,在叶县任上,孙夫人不幸离世,这给了黄庭坚很大的打击。

叶县秩满后,黄庭坚任大名府“国子监”掌教,因才能过人,被文彦博留任8年,期间娶了谢景初之女谢氏为妻,生女儿黄睦。

最重要的是,从1078年开始,黄庭坚就不断给苏轼寄信,附上自己的诗文请求品评,苏轼赞其超轶绝尘 ,独立万物之表,因此黄庭坚名噪一时,并以苏轼门生自居。

04.

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锒铛入狱,因黄庭坚与其有诗词酬唱,也受到了牵连。

尽管如此,黄庭坚依旧以苏轼门生自称,为恩师辩白,因此遭到罚铜。

公元1080年,在文彦博的举荐下,黄庭坚赴吏部铨选,授泰和县令,在任期间,他整吏治,抗盐税、察民情,深得百姓爱戴。

他笔下著名的《登快阁》就是作于此间: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泰和县秩满,黄庭坚无端被贬德州镇监,待苏轼回朝后才被召入京,任秘书省校书郎。

公元1086年,黄庭坚终于在汴京见到了苏轼,共处三年,期间频繁吟诗作画,书写了一段最为快意的翰墨友谊。

时秦观、晁补之、张耒、李之仪也在京师,李公麟笔下最出名的画作《西园雅集图》就是作于此间,北宋文坛半壁江山均聚于此。此图为后代无数人重画,以追慕这场文坛盛事。

入京后不久,黄庭坚就在司马光的推荐下,开始校定《资治通鉴》,诏任《神宗实录》检讨官,后升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擢为起居舍人。

公元1093年,临朝听政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薨,哲宗亲政,元祐旧臣遭到打击,苏轼、苏辙、秦观纷纷被贬。

这一年,黄庭坚丧母,去官服丧,守孝期满后回朝任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因此后人尊他为“黄太史”。

可在位没多久,章惇、蔡卞就诬陷他编撰的《神宗实录》多有不实,故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然而革新派依旧不依不饶,认为这些地方都还不错,又移官至戎州。

此时,黄庭坚已经52岁,入知命之年,很多事都看透了,所以并没有因为贬谪而沮丧,反而亲办私塾,授课讲学,把精力都用在了做学问和教育上。

05.

公元1100年,哲宗崩,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远在儋州的苏轼被召回,黄庭坚起为监鄂州税,复奉议郎,签书宁国军判官。

秦观在这一年离世,其子扶柩还乡途中,黄庭坚赠金以厚葬。

次年,苏轼给黄庭坚写了一封信,还未等黄庭坚收到,苏轼就在常州病逝了,因此黄庭坚收到信后泪洒当庭。

同时,他在舒州知州任上,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但黄庭坚推辞不就,宁愿任郡官,因此改任太平州知州。

在太平州任上,黄庭坚只干了9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

此时宋徽宗已经拟“元佑党籍”名单,重用蔡京、李格非,所以黄庭坚再遭打击,送宜州管制。

公元1105年,朝廷诏令黄庭坚转官永州,但诏令未到,黄庭坚就病逝了,终年61岁。

北宋灭亡以后,宋高宗为黄庭坚平反,多次下诏元祐党人及其子孙,与州郡自述,尽还当得恩数,并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为“文节”,故后人尊称他为“黄文节公”。

纵观黄庭坚这一生,正骨千秋,为人光明磊落,不畏权贵,堪称文人士大夫之典范。

值得一说的是,黄庭坚还是一位“化石收藏家”。

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了一块被称为“镇展之宝”的化石,据考,这块化石为距今4.6亿年的“中华震旦角石”,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化石左侧保留了黄庭坚的真迹,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四句诗:

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

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

诗侧署名“黄庭坚”,下方有印章,所以这块化石极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标本。

5 阅读:85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