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G7外长会议于11月8日画上句号,此次会议议程纷繁,涵盖了巴以冲突、俄乌冲突以及朝鲜半岛等多个热点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期间对中国的表态引发了广泛讨论。在面对如此多的国际热点问题时,美国是否能在全球舞台上恪守承诺、并在各战线上保持平衡,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11月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东京,参加了此次G7外长会议。会上,各国外长对中国表达了所谓的“关切”,同时也强调了与中国在全球问题上合作的必要性。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与中国的对话重要性,强调日本在G7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对相关议题的重视。
会议中,七国集团对南海和台海的局势表达了“严重关注”,同时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布林肯在会议上表示,与中国的建设性合作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需要直接表明彼此间的分歧。他强调美国将继续在经济上降低风险,并对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行动表示反对。
对于G7外长提出的与中国协作声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0日的回应中表达了期望,希望G7成员国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汪文斌对G7在经济胁迫和干预中国内政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强调了G7成员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不当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孙西辉副研究员指出,美国在处理多个国际热点问题的同时,面临与中俄的战略博弈挑战。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拉拢盟友共同对抗中俄,但其经济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需求。地缘战略家约翰·米尔斯海默也指出,美国被卷入巴以和乌克兰冲突,难以有效遏制中国的挑战。
G7外长会议虽然关注中国问题,但成员国在多个议题上存在分歧,共识显脆弱。例如在巴以问题上,G7成员国的立场不一,法国与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中呈现出对立态度。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强调了日本在巴以问题上的独立立场及其对地区和平的重视。
布林肯访问韩国后,强调了美国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关切,并对朝俄军事合作表示担忧。这次访问被视为美国向亚洲地区传递安抚信息的举动。孙西辉进一步指出,日本和韩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关切程度不同,强调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的重要性。
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美国如何在不同战线上平衡资源和关注点,将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难道在这种多线战略中,美国能够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