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系列部署中,美国海军动作频繁,显现出其全球力量投射的意图。美军里根号航母打击群(CVN-76)和卡尔文森号(CVN-70)正在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日向号直升机母舰(DDH-181)在菲律宾海开展联合演习。此次演习名为“多-大型甲板演习”,美军表示,这种规模的集结力量展示了其快速反应和海上力量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联合作战的战备水平。
在美国海军的布署态势图上,可见美国在太平洋区域的军力分布情况。尼米兹号航母(CVN-68)已在9月25日结束了舰队飞行员后备中队(FRS)的集结,并抵达其母港布雷默顿进行短暂的维护。完成维护后,尼米兹号航母再次出海,保持在太平洋的活动,以便在需要时向西太平洋提供支援。
罗斯福号航母(CVN-71)也从圣迭戈出发,这是该舰近期的第二次出海。尽管可能是进行维护后的海试,也有可能是为了动员,加强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布署。
在地中海区域,福特号航母(CVN-78)打击群维持在东地中海海域,提供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支持。而艾森豪威尔号航母(CVN-69)打击群则在与福特号简短“合影”后,迅速南下,途径苏伊士运河,沿着红海南下进入印度洋,东进至波斯湾,加入中央司令部的防区,对伊朗构成近距离威胁。
华盛顿号航母(CVN-73)在东海岸进行训练,计划替代里根号航母进行部署。加之林肯号航母(CVN-72)在西海岸的存在,美国海军此次能动员共8艘航母出海执行各项任务。
美军航母的集结虽显强势,但也可能对未来航母的布署节奏造成混乱。航母部署后需要长时间的维护,如果过多航母同时出动,未来可能出现航母部署的空窗期。
除美军外,盟友的海军力量也在此时增添了美军的势力。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R08)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R09)分别在地中海和印度洋与美国海军形成战略联动,增强了NATO在关键地区的存在。
在全球各地的海军动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太平洋的动态。中国海军的山东号航空母舰(CV-17)在11月初开始进行海上试验,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里根号和卡尔文森号航母正处在相同的海域。这种密集的军事力量的临近可能会增加误判的风险,引发地区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日本海上自卫队也不甘示弱,正在开展其年度最大规模的海上演习,旨在增强其远海作战能力。日本加之其新的直升机母舰日向号参与到了与美军的联合演习中。
这些动作反映出印太地区的安全环境正日益紧张,各大国都在通过军事部署和联合演习来展示其海上力量和联盟的团结。虽然目前没有直接的冲突发生,但军事力量的集结和动态调整仍在继续,未来的海上安全形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