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晚会真是热闹,看得我眼花缭乱,好像整个中国都在过节似的。电视上人山人海,网上也是热闹非凡,大家都在聊晚会上的节目。我听说今年的收视率又创新高了,好像有四亿多人在看,这么多人一起看节目,想想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说起来今年元宵晚会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哪吒和敖丙这。本来以为他们只会在电影院里出现,没想到居然跑到元宵晚会的舞台上来了。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的样子,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那个哪吒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好像是因为主持人说要吃藕,这不就等于要吃他吗敖丙在旁边拉着他,生怕他又要闹起来。这场景跟电影里简直一模一样,让人感觉他们真的活过来了一样。
大张伟和哪吒的配音演员一起唱歌,那场面更是热由我不由天出来,我感觉整个客厅都沸腾了。这句话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现在又在元宵晚会上响起来,感觉特别振奋人心。我觉得把电影里的角色搬到晚会舞台上这个创意挺不错的,既新鲜又有趣,让人感觉很亲切。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跨界合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显得很尴尬或者生硬。但是这次晚会上哪吒和敖丙的表现,我觉得还是挺自然的,没有违和感。可能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动画角色,在舞台上用人偶的形式出现反而更有趣了。而且他们的互动也很有意思,既保留了电影中的特点,又融入了元宵节的氛围。
我觉得这种尝试挺好的,既能吸引年轻观众,又能传播传统文化。毕竟哪吒的故事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现在通过动画电影和元宵晚会,又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角色。这样一来,传统文化就以一种更现代、更有趣的方式传播开来了。不过我也在想,以后会不会有更多这样的跨界合作呢比如说,其他动画电影的角色是不是也有机会登上元宵晚会的舞台
元宵晚会上还有很多传统年俗的展示,看得我都想亲自动手试试了。主持人在现场滚元宵、包汤圆、猜字谜,看起来特别有意思。我记得小时候奶奶也会在元宵节包汤圆,但是从来没见过滚元宵是怎么回事。看到主持人在舞台上滚元宵,我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做的,感觉学到了新知识。那个魔术师甄泽权的表演也很神奇,他居然能变出元宵和汤圆来。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真的是魔法吗虽然知道肯定是障眼法,但还是觉得很神奇。要是我也能这样变出美食来就好了,以后做饭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能随随便便变出食物来,可能反而会失去做饭的乐趣吧。
晚会上还有一个节目叫《元夕春意闹》,里面有很多种戏曲表演,有秦腔、黄梅戏、京剧等等。我虽然不太懂戏曲,但是看着那些演员的表演还是觉得很厉害。他们的唱腔、动作、表情都很到位,让人感觉像是穿越回古代一样。这个节目把猜谜、赏灯、看大戏这些传统年俗都串在一起了,看起来很热闹,也很有年味。
我觉得在元宵晚会上展示这些传统年俗挺好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平时不太接触这些东西,通过晚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传统文化。而且这些年俗活动看起来都挺有意思的,说不定会激发一些人的兴趣,想要自己去尝试一下。不过我也在想,除了这些常见的年俗,是不是还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传统活动也可以在晚会上展示一下呢
这种创新的尝试我觉得挺好的。它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特点,又加入了新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这样的混搭也能吸引不同群体的观众。喜欢相声的人可能会因此对民乐产生兴趣,喜欢民乐的人也可能会因此对相声感兴趣。这种跨界合作说不定能为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带来新的生机。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混搭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显得很生硬或者不伦不类。但是这次晚会上的表演我觉得还是挺成功的,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得很自然,既有笑点又有音乐性。我在想,以后是不是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尝试呢比如说,京剧和说唱会不会也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除了这个节目,晚会上还有一个很壮观的场面,就是主分会场的民族乐器大合奏。他们用了笙、笛、编钟、大鼓等九种民族乐器,还有分会场的特色乐器一起演奏《宫商角徵羽》。虽然我不太懂音乐,但是听起来真的很震撼。那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宫廷一样。
我觉得这种大规模的民族乐器合奏很有意义。它不仅能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传统乐器。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对这些乐器不太熟悉,通过这样的表演,说不定会激发他们学习这些乐器的兴趣。而且这种合奏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毕竟这些乐器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是它们却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元宵晚会的分会场节目也很有意思,每个地方都展示了自己的特色。重庆分会场的《上元欢渝夜》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们用重庆方言开场,然后有舞龙舞狮、鲤鱼灯、川剧等表演,看得我都想去重庆玩了。那个重庆言子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觉特别有味道,很有重庆的特色。
武汉分会场的《汉阳门花园》唱得我都有点想家了。虽然我不是武汉人,但是听着那首歌,就能感受到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我觉得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武汉人的心声,也唱出了所有在外打拼的人的心声。那种对家乡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真的很容易引起共鸣。
拉萨分会场的服装秀《衣脉相承》也很震撼。藏族的服装真的很漂亮,色彩鲜艳,图案复杂,看起来特别有民族特色。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藏族服装,这次能看到这么多不同款式的藏服,感觉眼界都开阔了不少。而且他们把服装秀办在世界屋脊,那种视觉效果真的很震撼。
无锡分会场的节目也很有江南特色。他们在水乡的背景中演唱《相思》,用戏腔和美声对唱,听起来特别有韵味。那种缠绵悱恻的感觉,很符合我对江南的想象。而且他们还展示了精微绣、紫砂壶等无锡的特色工艺,让人对江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看了这些分会场的节目,我觉得中国真是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元宵晚会,我们不用出门就能领略到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这感觉真的很奇妙。不过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城市来参与,展示更多的地方特色呢比如说,西安的兵马俑、杭州的西湖、成都的熊猫,这些地方特色是不是也可以搬上元宵晚会的舞台
元宵晚会上还有很多春晚的经典元素回归,看得我直呼过瘾。最让我惊喜的就是那个扭秧歌的机器人又出现了。看到撒贝宁穿着跟机器人一样的大花袄出场,我都笑喷了。这个梗真是越玩越有意思,感觉每次看都能发现新的笑点。不过我也在想,明年会不会有更多的机器人来扭秧歌呢要是能看到一大群机器人一起扭秧歌,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还有春晚上那首《伟业》,在元宵晚会上又唱了一遍,不过这次改名叫《与共》。看到那些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者再次登台,我心里还是很感动的。他们的歌声让我想起了过去这一年的种种,虽然有困难,但是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首歌不仅是在唱他们,也是在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吧。
春晚上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在元宵晚会上也延续了下来。刘宇宁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手语表演者一起演唱《努力的人》,看得我心里暖暖的。虽然我听不懂手语,但是看着他们的表演,还是能感受到那种坚强和努力的精神。这让我想到,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希望。
这些春晚元素的回归,给元宵晚会增添了一种熟悉感。就像是跟老朋友重逢一样,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不过我也在想,除了这些已经成素,是不是还可以挖掘一些春晚的其他经典内容呢比如说,以前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品或者魔术表演,是不是也可以在元宵晚会上重现一下这样不仅能满足观众的怀旧情结,也能让新一代观众了解这些经典节目。
元宵晚会上的歌舞节目也很精彩,特别是那些年轻人的表演,看得我都有点热血沸腾了。易烊千玺和周恩旭的《一礼成人》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把成人礼和国风元素结合在一起,唱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志向。虽然我已经过了成人礼的年纪,但是看着他们的表演,还是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