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炮师5000门大炮:解放军有最强炮兵,完全是被苏联逼出来的

纤纤娱乐汇 2025-01-03 09:00:50

1969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军和苏军之间爆发了珍宝岛战役。珍宝岛战役结束前后,为了应对苏联军队可能的入侵,解放军的陆军野战部队部队进行了自从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来的又一次调整,解放军在苏军的“逼迫”下组建起了有史以来最强的炮兵,34个炮兵师5000门大炮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抵御苏军的入侵。

这段历史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值得解读的真相呢?

1953年,朝鲜战争胜利结束,朝鲜战争对于解放军编制体制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炮兵

战争初期,解放军炮兵主要装备是日式山炮、步兵炮等旧杂式火炮,性能落后且型号繁杂,不利于作战和后勤保障。从1950年开始,在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之间,从西北、西南、中南等军区共调给军委炮兵 8 个步兵师用以改建新的炮兵部队。

到 1953 年底,全军预备炮兵已达 23 个师(含火箭炮 2 个师、高炮 6 个师)88 个团和 22 个独立营;共组建军、师属炮兵团 109 个。解放军现有的106个步兵师基本上配备了团级炮兵单位,按照当时的国防军编制表建立起相对独立且完善的炮兵作战体系。

在1952年后期的朝鲜战争反攻中,志愿军一次能集中10多个炮兵连支援多个步兵连作战,一次发射炮弹数以千计,对美军形成了强有力的火力覆盖。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

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的重炮兵武器逐渐实现了国产化。一批国产的130毫米加农炮、122毫米榴弹炮等重火炮装备部队,解放军的火力有了进一步提升。1958年,解放军能做到集中450多门火炮展开集中炮战,有利压制了金门岛上的国民党部队火力。

然而,到了196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日益增加。当时苏联的炮兵实力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解放军。1960年代的苏军是全球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有142个摩托化步兵师,51个坦克师,7个空降师和16个军区炮兵师。苏军装备坦克55000多辆,火炮29000多门。

到了1969年局势紧张的时候,摆在解放军面前的苏军炮兵,其实力可以说是“强大的可怕”。

苏军直属的军区炮兵师有8000多人,装备2个加农炮旅,144门加农炮。1个榴弹炮兵旅,72门152毫米榴弹炮。还有火箭炮兵旅,装备了72门122毫米火箭炮。苏联炮兵师采用了四四制编制,加强直属炮兵部队的打击火力。

对于队属炮兵,苏军也是相当重视的。一个苏联步兵师,其榴弹炮就有54门。一个苏联坦克师,其榴弹炮也有54门。

当时解放军一个甲级步兵师,其装备炮兵团有130毫米加农炮12门(一个营)、122毫米榴弹炮12门(一个营)、130毫米火箭炮一个营、85毫米加农炮一个营。炮兵实力和苏军比差距很大。

122毫米榴弹炮

所以,面对苏军军区炮兵师、步兵师炮兵团和坦克师炮兵团的火力压力,解放军炮兵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就是建立更加集中的预备炮兵部队。

解放军炮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如下努力:

第一,改善装备。50 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一系列火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制和改进。例如,59 式 130 毫米加农炮就是在苏式火炮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射程远、威力大,成为了解放军炮兵的重要装备。60 年代后期,我国又成功仿制苏联的新型 66 式 152 毫米加农榴弹炮,并逐渐装备部队,替换了一部分老旧的火炮。原先的ML2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就交给解放军的步兵师师属火炮去使用了。

60 年代初期,63 式 130 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大量投产,替换了原来直属预备军师备用的苏式老旧的喀秋莎火箭炮。这不仅提高了火箭炮的机动性和作战效能,还增强了炮兵部队的火力打击能力。

进入1970年代后,解放军还开发出一批全新的炮兵武器。比如,70式122毫米榴弹炮。采用 63 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后来在改进过程中使用了改进型的 63-1 式底盘。63 式装甲车是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履带式装甲运输车,具备一定的装甲防护和机动能力。在63装甲输送车的地盘上,搭载的是 54 式 122 毫米榴弹炮。54 式 122 毫米榴弹炮是从苏式 M1938 型牵引榴弹炮改进而来,在当时是解放军的制式榴弹炮。

1969 年开始起步研制,1970 年样车通过初步测试并被批准设计定型,下半年交付部队试用。在部队试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行走系统故障多、机动性差等,随后进行了多次改进。

1973 年对底盘进行改进后重新启动研制工程,1979 年底生产出正样车,1980 年通过设计定型审查,1981 年 9 月正式批准设计定型,被命名为 “1970 年 1 式 122 毫米自行榴弹炮”,简称 70-1 式。

虽然说1970式122毫米榴弹炮的缺点很多,但在当时紧急战备的背景下,这种“应急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解放军炮兵的火力打击空白,至少让解放军拥有了国产化的机械化自行火炮。

第二,扩编预备炮兵部队。解放军的预备炮兵师的实力在苏军的“威逼”下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装备了2个152毫米加农榴弹炮炮团,2个130毫米加农炮团和1个130毫米火箭炮团。其中,152毫米加农炮团装备的火炮为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是解放军威力最大的牵引式远程火炮。

部分炮兵无法做到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的彻底换装,只能装备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去充数。

66式152毫米加榴炮

除了地面炮兵实力的提升,解放军的高射炮兵实力也得到了提升。当时,解放军有15个高炮师,装备2个混成高炮团,有100毫米高炮24门,57毫米高炮24门,37毫米高炮有36门,还有一批防空机枪。

第三,扩编队属炮兵部队。解放军师属炮兵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原来50年代,解放军的步兵师炮兵团只有一个122毫米榴弹炮营。但到了1970年代,步兵师炮兵团增加了一个122毫米榴弹炮营,达到了2个122毫米榴弹炮营。这是解放军步兵师为了应对苏军大炮兵主义的入侵做出的应急举措。

第四,扩充民兵炮兵部队。当时的三北地区城镇数量多,军工厂较多。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应对苏军可能的入侵,达到战时扩充部队的效果,沈阳军区迅速组织起实力强悍的民兵部队。独立的民兵师单位就有22个,各个民兵师都配备了地炮、高炮等装备。如果爆发战争,民兵的炮兵部队将编入解放军的炮兵作战序列,提升解放军炮兵的实战能力。

战备时期的民兵

当时,解放军三北边防地区的民兵还组建了一批反坦克专业分队,装备了反坦克地雷、冲锋枪、爆破筒和火箭筒等装备,和解放军一起在战时抵御苏军坦克入侵。

这种超常规的战备一直持续到了1979年,在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