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肠道息肉的发生率显著攀升,许多人对于切除息肉后的后续注意事项存诸多疑惑,今天,烟台医大胃肠医院消化内科王艳苓副教授,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各项注意事项。
术后怎么吃?
术后饮食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根据具体情况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1. 小息肉(<0.8cm):摘除后需禁食6-8小时,麻醉清醒且无腹痛时可开始饮水或饮用米汤, 术后24小时开始饮用藕粉、过滤菜汤等流质饮食。
2. 大息肉(>1cm):禁食24小时,次日可饮水和摄入流质食物。第三天起,可以逐渐增加至半流质饮食如米粥、烂面条等,持续至少三天;术后第六天,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不要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减少便秘得风险。

这些食物术后别碰:
术后1个月内不要吃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玉米等)、易产气食物(牛奶、豆类、红薯等)、刺激性食物(辣椒、酒精、油炸等),以免增加肠道负担,影响创面愈合。
术后“动”与“静”如何平衡?
手术后需要充分休息三日,期间可以适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血液循环并减少血栓形成风险。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压力增加的行为,不要弯腰提重物。一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及游泳、仰卧起坐等腹部发力运动,以防创面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术后排便这样做避免出血风险
术后创面愈合需7-10天,过早排便用力可使出血风险。术后初期由于术前清肠及术后禁食、流质饮食控制,可能暂无大便或大便量较少,属于正常现象。恢复进食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立定时排便反射,不要用力排便,如有必要使用开塞露或乳果糖软化大便,禁用刺激性泻药。
息肉切除后如何预防复发?
肠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定期复查肠镜,具体时间依据息肉或腺瘤的病理性质、大小及数量等因素决定。
预防指南:
1. 饮食调整
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摄入,可适量补充钙剂、发酵乳制品,减少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2. 适度锻炼: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增强身体素质。

3. 定期筛查:
定期肠镜筛查是预防结直肠息肉的重要手段。烟台医大胃肠医院引进的奥林巴斯CV-290型高清胃肠镜,代表着国内胃肠镜设备的先进水平,不仅能够超高清成像,其配备的窄带成像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早期微小病变的发现能力。此外,镜身柔软纤细,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可以让患者在更安全舒适的条件下完成检查。王艳苓教授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安排一次肠镜筛查,早发现、早处理,让肠道隐患无处遁形,降低癌变风险。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王艳苓教授表示,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不仅仅是短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更是长期健康管理的一部分。科学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及定期复查,都是降低复发风险、守护肠道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