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创始人王守义!8分钱创造奇迹,至今都不愿意企业上市
“小小的纸儿啊,四四方方,东汉蔡伦造纸张……”,听过德云社的角儿们唱这首《十三香》吗?
现在要说调味品,王守义十三香绝对可以占一席,说起这个名字,仿佛就能闻到那股掺杂着花椒等味道的香气,现在谁家炒菜不放点,谁家包饺子不放点,感觉就像是魔法一样,香味一下就出来了。
但是你知道吗,创始人王守义当初靠100块钱起家,靠着8分钱一包的调料,年利润高达3亿。
如今37年都过去了,却一直没上市,这是为何呢?
王守义是个特别倔强的人,坚持不借银行的钱,不融资,坚持踏实做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产业,不贪婪不急功近利。
他的起点就是一个小作坊,一家几口人一直做,做好了就在大街小巷叫卖,一包十三香8分钱,而且不满意还可以退。
这应该算是早期的无理由退换了,但是也因为他们对自家调料充分自信,所以根本不惧怕。
1969年,因为特殊时代,做了十年的十三香被停止了,又过了十年,改革开放了,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多次劝说父亲重操旧业,看到身边人都开始做生意,王守义也动了心,拿着100块钱重开十三香,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岁了。
=
做生意不容易,从凌晨4点到晚上星光漫天,披星戴月,王守义每天风雨无阻的出摊经营。
因为价格便宜,加上诱人的香气,十三香成为了家家户户都必备的调味品,当时王守义的十三香还是小作坊,只在自己村子里售卖,后来名声传出去了了,别的村子的人特意跑来买他的十三香,这激励了这个老人想要把产业做大的想法。
1987年王守义在工商局注册成功,还改良了包装,这个包装一直沿用到现在,成为了经典,而十三香也打开了中国市场,成为了调料里的王者。
十三香好吃,那是因为王守义对原材料品质的要求一直没变,十三香的每一味原料都是王守义精挑细选的,来自最好的产地,山东的花椒,海南的胡椒,印尼的丁香,浙江的白芷……
不合格的原料不能进场,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出厂,这是十三香的硬性要求,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十三香才一直在市场上长盛不衰,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曾说过一句话:
“调味品属于小产品、小行业,没有多高的技术成分,必须踏踏实实,诚信最关键,我就是忠厚对人、对产品、对客户,我最大的靠山就是诚信。”
虽然这是一句常听到的话,可是这就是生意长久的智慧经,只是能够做到并且一直坚持的人,没有多少罢了。
三十多年了,十三香一直坚持做调料,不向其他行业扩张,也不在经济上乱搞融资,制作良心产品。
包括购买设备和扩建厂房,他们都是靠的自己,用的自己的资本积累,一直坚持不上市。
一双老布鞋、拄一根手杖、一身粗布衣服,这就是王守义常年的装扮,一点看不出这是个身家数亿元的企业创始人,他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做好产品上。
2003年,王守义老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精神和他的坚持,传承下来了,他的后人并没有忘记他的叮嘱。
一直坚持做好企业做好产品,坚持做慈善,反哺社会。
王守义的人生经历并不传奇,甚至可以说很平淡,说穿了不过是坚持,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也就成为了专业。
虽然说起来没有那种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更吸引人,可是他的精神却让人敬佩,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希望现在我们吃的每一口饭都是安全的,用的所有调料都是良心的,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像十三香一样,能够关注提高自己产品的品质,把守产品质量,让消费者安全消费,不辜负大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