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最近都刷到了这个新闻——00年0点0分出世的世纪婴儿千千因病离世,年仅25岁,令人十分惋惜。
据悉,千千在3月初感冒后一直未能痊愈,发烧降不下来。但她没有在工作地就医,在8日才回到老家准备就医治疗,回家后体温已经逼近40℃。
9日凌晨,千千突然在医院昏迷,经抢救无效离世,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近年来,年轻人发生猝死的新闻频发,难道真就一点办法没有吗?其实,在发生猝死前身体会有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
一、人在猝死前,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
世卫组织对猝死的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很多人觉得猝死只会发生在心脏病患者身上,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虽说大部分猝死与心脏相关,心脏在短时间内停跳、呼吸停止,导致身体和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引起死亡的现象为心源性猝死。罹患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以及心衰等症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但心脏性原因并非猝死的唯一诱因,长期加班、过劳、吸烟饮酒以及熬夜等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从而增加猝死的发生风险。
日本一项针对1000余名受试者进行的研究指出,有先兆症状的644人里,最为常见的症状分别是呼吸困难、胸痛以及晕厥。
无独有偶,《柳叶刀数字健康》上的一项研究也揭示了心脏骤停前的征兆,该研究对848名18~85岁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这些受试者都发生过心脏骤停症状。
通过分析发现,约有半数的心脏骤停患者会在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内出现呼吸急促、胸痛、呼吸困难、出汗以及癫痫等症状。
小九根据研究总结了人在猝死前,身体会发出的5个求救信号,千万别忽视!
1、乏力疲惫
在无缘由的情况下,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很可能与心肌炎、心肌病相关。其中心肌炎在年轻人身上较为常见,多会出现在感冒后1~2周,身上表现为疲乏、胸闷、乏力,这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衰,造成猝死。
2、呼吸困难
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需要大口呼吸才能喘上气。这与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相关,也可能是肺栓塞等严重疾病所致。
3、心前区疼
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紧缩性疼痛感,疼痛还可能向左侧身体放射,这种疼痛一般会持续15分钟以上,休息会服用止痛药也无法缓解。
4、晕厥
晕厥是猝死很常见的前兆之一,大部分晕厥与心跳突然减慢、停止所致的脑供血不足相关。部分患者的晕厥在持续几秒后可自行恢复,如若无法恢复的话,则可能造成猝死。
5、严重胸痛
疼痛是猝死发生前较为常见的征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发现感知的症状。一旦身体出现剧烈的胸痛,感觉透不过气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二、“蓄谋已久”,猝死背后藏着这样的规律!
为了查明猝死的诱因,医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急救医学》上发表过一篇针对5500余名猝死者的实体解剖数据,结果发现了4个高度一致的典型征兆。
1、心源性猝死占主导
心源性猝死占所有受试者的57.76%,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等,有320人因心肌炎而猝死。出现症状的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为突发、休息睡眠状态下出现呕吐、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2、患有高血压
在所有猝死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占比38%。相较于普通人,高血压患者30岁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增加了30%,血压每上升20/10mmHg,风险会进一步增加20%。尤其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会更高。
3、太激动、劳累
约有半数的猝死会发生在情绪激动、劳累之后,人在情绪激动时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增加冠状动脉炎症以及心血管急症的发生率。而过度劳累会让心脏负担过重,让血压上升,增加猝死的风险。
4、中年人群占比大
30~63岁的中年人是猝死的“主力军”,15~31周岁的猝死人群中最为常见的诱因为心肌病、心肌炎以及冠心病。年轻相对轻的人群,由于心脏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急性心梗发生时很容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猝死。
三、预防猝死,日常要做好3件事
猝死的发生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要想预防猝死,需要从生活上的细节去进行改变。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过度疲劳,在感觉身体很劳累的时候要及时休息。同时要戒掉烟酒,烟酒会给身体带来全方位的伤害,每餐饭注意保持7~8分饱即可,过度饱餐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增加猝死风险。
其次,保持血压、血糖平稳。血压和血糖上升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是持续性且不可逆转的,长期血压血糖控制不良,会显著增加心血管急症的发生率。
另外,定期体检必不可少。体检可帮助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并进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猝死也有积极意义。
现在很多人都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这对于身心健康都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年轻人对此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必要时可以让自己停下来休息。
参考资料:
[1] 《怎样判断自己会不会猝死?经常熬夜的人,快点进来看!》.科普中国2020-08-27
[2] 《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后猝死!猝死背后都藏着这样的规律》.健康时报 2022-07-30
[3] 《【健康科普】预防猝死一定要下功夫的六件事》.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2023-12-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这个视频还没看完,我都要猝死了。不想说就别说。我对猝死感兴趣,对你的故事不感兴趣。还是那么蹩脚的普通话[抠鼻][抠鼻][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