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这样的玩钱高手,捡起漏来太狠了!

丽旭聊文化 2024-02-28 13:09:05

在古钱币收藏圈,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宋钱的版别,清钱的局制,泉谱翻烂记不住;半两的价,五铢的代,不是高手不明白;开元盛世,日月会昌,蓝绿锈是关键;洪武开国,永乐夺位,不及崇祯骑头驴。”

古钱币的知识深度,不亚于其他任何古玩。有些人投入数十年仍停留在探索阶段,也有一些人短短几年便能精通,这便是悟性的差异。

古钱币收藏,天赋真的很重要!现在的钱币市场,仿品层出不穷,在很多人看来遍地是坑。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却遍地是宝。

我曾遇到一位精于宋钱的高手,他自称仅凭钱币的背面,即使不看面文,也能辨认出钱币的种类,甚至推测出具体的版别。

对此,我起初持怀疑态度。毕竟,对于熟悉咸丰大钱的玩家来说,根据正面特征识别钱局和面值并非难事,因为每个钱局的咸丰钱都有其规范的样式。然而,宋钱的复杂性远超咸丰钱,这位高手难道拥有“透视眼”不成?

为了验证,我以一顿烧烤作为赌注。酒足饭饱后,我摆出10枚背面朝上的宋钱,让他进行鉴别。

他醉眼朦胧地说:“这是篆书元丰通宝。那是美制至和元宝。这一枚是篆书宣和通宝,嗯,长宝版,品相不错......”。

两分钟不到,他准确猜中了这10枚宋钱,令我惊讶不已。我急忙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他自信地回答:“兄弟,不是我自夸,这些年我接触过的宋钱足有上千斤。不论是宋元广穿铁母、缩水淳化、靖康折二等名誉品,还是大观折十、崇宁小平等名誉品,我处理过的至少有上百枚。如果你有兴趣,我这里还有不少存货。”

在我还沉浸在惊叹之中时,他突然改变了话题:“玩钱币,你得像追寻挚爱那样坚持不懈。每当入手一枚钱币,我都会仔细抚摸它的每一寸,牢记它的独特之处和瑕疵。不管是吃饭、休息还是逛街,我都随身带着。每当入手一枚品相上乘的钱,我甚至会亲吻它,如同对待情人般细心呵护。”

听完他的话,我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可能是因为这种表达有点恶心人。时至今日,我也无法掌握这种通过观察钱背来辨认版别的技巧。这也再次印证了“高手在民间”的说法。

早些年,我初学铲地皮的时候,在QQ群里入手了不少资深玩家的钱,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指导。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同意带我去乡下开阔视野,我称他为老师。

在QQ群里,我们联系到了一位货主,对方也是一位资深的铲子,他声称自己手中有大量的“熟坑”唐代筒子,这些钱是他早年在乡下收的,来自不同的坑。由于时高时低的价格,小心脏有些受不了,所以打算处理剩下的数百斤存货,这些存货已经存放了数年。

当我们到达现场时,我的老师并没有检查钱的品相,而是直接开始砍价:“150一斤太贵了,这些都是普通的熟坑货,50一斤吧。”(这是当时的价格)。

对方怎么可能会让利这么多,开始演苦情戏。他说自己风吹日晒地收货,还得把这些筒子状态保护好,故事说得天花乱坠。

老师一句话都没说,抓起二把长连筒子,放鼻子下闻了闻,然后摇了摇头,示意准备离开。

对方见状,急忙出言挽留:“别走啊,咱们各退一步,100元一斤行不行?”老师装作勉强同意,挑选了一部分筒子,随后又筛选出十几斤,最后把价格砍到了80元一斤,随后付款离去。

回家以后,表面平静的老师难掩兴奋之情,他说:“他这批筒子出自河南许昌,这次又捡了个大漏!”

事实证明,老师的判断无误。打开筒子后,发现了两枚背月顺天元宝和一枚背月得壹元宝,以及其他几枚珍贵的会昌开元版别钱,确实是个大漏。

收藏考验的是个人的综合实力,其复杂的鉴别技巧导致玩家之间的认知、价格和渠道存在差异。本质上,这是一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竞争环境。

在众多泉友仍在为真伪和升值空间困扰时,一些民间高手却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成功地发掘出被低估了的藏品。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学习,将收藏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仅出于娱乐目的,享受其中,个人喜好便是最高准则。但是,如果想要将收藏喜好提升至更高水平,那就减少对评级的依赖。因为,个人的知识和判断才是最可靠的依据。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