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中国人,最先建立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

溟烟雨间 2025-01-03 09:08:29

历史上,曾有数个国家的领土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

然而现今唯有俄罗斯维持着这一规模,其国土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公里。

曾经拥有广袤疆域的蒙古帝国与大英帝国分别凭借骑兵的力量和海上力量称霸一时。

值得注意的是,大唐帝国是中国人首次建立的领土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元、明、清三朝在其鼎盛时期同样达到了这一规模。

这表明中国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崛起。

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

根据维基百科记载的大唐疆域(安史之乱前),橙色区域代表稳定控制区。

而其他部分则是其影响力一度触及的边界。

不包括吐蕃及东北地区,总面积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

高宗统治下的唐朝,在龙朔年间击败了高句丽。

其版图北至西伯利亚,南抵中南半岛,西达咸海,东到朝鲜半岛。

具体而言,唐朝掌控了漠南、漠北以及西域等地。

覆盖面积超过了1200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8000万。

占据了全球人口的近四成。

在古典时代,构建起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通常依赖军事征服或宗教文化整合。

或是两者的结合。

马其顿、罗马、秦汉、突厥和阿拉伯等帝国莫不如此。

这些国家的规模往往取决于其向边境投射军力的能力。

而这又受制于核心区域所能提供的财政支持。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所有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型国家中。

只有中国是以农耕为基础的帝国。

其余均为游牧或宗教性质的帝国。

那么,为何中国人能率先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呢?

东亚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中华文明。

这片土地在古代世界相对隔绝。

虽然内部地形多样,但黄河中下游地带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

它由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省组成,并与关中平原相连。

形成了古代世界最强大的单一地缘政治实体之一。

华夏文明即以此为基础逐渐扩展至整个东亚。

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连为一体。

形成了一片罕见的大规模适农区。

在此区域内,渭河与黄河自西向东流淌。

汾渭平原和华北平原(含黄淮海平原、皖北、苏北等地)纬度相近。

农业气候相似,生活方式也大致相同。

奠定了顶级农耕文明的基础。

在古典世界中几乎无可匹敌。

这也是中国能够实现“分久必合”的根本原因。

掌握了这个核心区域后,向外扩展至西域、关东、四川并跨越长江成为可能。

各分散区域得以整合,这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关键地理因素。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黄河中下游开始。

逐步扩大到长江流域,最终涵盖青藏高原。

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这个伟大的国家。

因此,东亚这块土地上必然会产生独立的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先民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斗争和融合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并形成了适应这片土地的民族特性。

吸收周边文化的精华,创建了一个几乎完全独立的文明体系。

中国人找到了治理超大规模国家的方法。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来构建统治结构。

并学会如何与游牧政权相处。

政治中心位于国防前线,经济重心则深居内陆。

后者为前者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而政治中心则负责向边疆输送军事力量和文化传播。

农耕社会的基本运作模式是:皇帝掌握资源分配权。

官僚系统确保社会稳定。

军队保障国家安全。

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持续支撑这两个体系。

如果一切不变,社会将保持稳定。

但事实上变化才是常态。

这些变化主要源自人口增长和外部游牧势力的压力。

在中国,统治者们在农耕与游牧交界处设立边防。

修建长城,试图明确划分两者界限。

而在内部,则依靠关中和中原地区的协作以维持王朝的政治秩序。

农民-地主/士绅-贵族-皇帝构成的社会层级结构是王朝维持稳定的基石。

对于过渡地带的管理,隋唐时期的统治阶层继承了北魏的传统。

对如何处理农耕与游牧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

同时,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大运河的建设。

帝国获得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因此,像隋炀帝、唐太宗和唐高宗这样的帝王能够利用古典时代的最优农耕资源。

和内部的财政循环,推动对外扩张。

从而使中国的影响力突破了地理限制。

于是,大唐盛世应运而生。

尽管后来的历史显示,即便强如唐帝国也无法逃脱封建制度下权力和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

当内外部不稳定因素叠加时(例如安史之乱)。

财政体系和帝国秩序便开始瓦解。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唐朝的辉煌成就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

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国家治理经验。

总而言之,唐朝作为世界上首个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农耕帝国。

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的伟大创造,值得骄傲。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