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节事习俗

杭州江建德 2023-06-21 14:34:02

中国以农立国,复以孝道闻于世,所以对于岁时年节恒不出“敬祖”、“酬神”、“娱乐”三种意义。兹本此意义,搜集有关题材十项分述于左,藉作参考。

元旦贺年

晋书颛帝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旦立春。后世之称元旦本此。

按:元旦乃一年之首日,是日户户悬灯,家家结彩,题春联燃爆仗,家庭则举行团拜,亲友则彼此贺年,欢欣鼓舞,无非祝颂新岁平安之意。

上元灯会

考辞源:正月十五为上元,古以上元张灯;于唐宋尤甚。俗谓元宵节。

按:闽俗于元宵前数日,购买花灯,互相馈赠,尤以姻戚女家为婿家赠送花灯,取“添丁”之义。 而闾里社会常于元宵夜戏耍龙灯,以表示太平之景象。

清明扫墓

清通记: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晋唐诸儒谓古无墓祭;上陵始于汉,寒食上塚始于唐,孟子谓东郭墦间之祭者,则其俗起于战国时矣。

按:清明扫墓,乃中国敬祖追远之遗风,所以示有后之至意。

端阳竞渡

荆楚岁时记: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故江陵以此日作竞渡龙州,又以五色丝缠于角黍,投之江以招之。

按:端午节在江南各省相沿成风,为民间竞赛娱乐之一种,人家以节前数日,举行家庭大扫除,住宅器皿均洗涤一新。及节日家中遍洒雄黄酒,放雄黄爆仗,取消毒卫生之义。

中元思亲

道家以阴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世俗于七月中元日延僧道结盂兰盆会(俗称放焰口)诵经施食,以度死人灵魂。

按:闽俗于是日烧纸衣纸钱,以为已故公妣之用,谓之烧纸衣,男女出外,必于是日回家,谓之会亲。始知中元节有二意义焉;一为追思先人,二为会晤亲族,盖取敬祖敦亲之义。

中秋赏月

阴历八月十五,居秋季之正中,故名。民国以是日为秋节。

按:中秋时令,天高气爽,皓月当空,以故诗人学士对月吟诗,饮酒,平添雅兴,俗以饼饵象征圆月,取月常圆,花常好之义。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且秋节乃秋收之始;而田野农民回顾春耕夏之辛劳,瞻望秋收冬藏之可卜,其欣赏中秋倍有价值也。

重九登高

续齐谐记:费长房于九月九日令桓景囊茱萸,登高而避祸。此为重九登高之始。

按: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是日于高处享宴,俗称登高。或散步原野,放风筝,换环境,实寓野操卫生之道。

收成感恩

阴历十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民国定为冬节。

按:俗于是日前夜,以糯米磨粉抟丸,谓之搓圆,翌晨煮熟黏于门前以避鬼魔而后调以糖料入果,合家分享。尽取团结亲爱甜蜜之义,而农村更有演剧酬神,尽情欢乐,为民收成感恩之表现。

祈福祭灶

考宋周密武林旧事:二十四日,用花锡米饵。可知此风在宋时已流行。

按: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迷信家谓之灶神上天,将人间善恶上奏天曹,然后于正月初四再来人间主宰家庭,以故在其上天前夕,人家为其设宴祖饯,求其上奏时宽宥人过,隐恶扬善:并求来年降幅消灾。此殆古人本神道设教之义,欲使家庭间姑媳、妯娌、兄弟姊妹和睦亲爱。藉以灶神 监察善恶引以为戒耳。

除夕谢年

阴历十二月三十日,俗称除夕,采取除旧迎新之意。风土记: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按:世俗于是日家家户户供祭品于自己门前以及庙堂,意在答谢天上神恩也,如鸣放爆竹,祭祀祖先,宴会亲友,彼此送礼,盖示一年平安如意稳渡,过去于是日倍觉留恋不置耳。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 XIE
    2023-06-27 10:17

    传统习俗真好[点赞]现在这世道.哪有礼节.有钱的孙子大三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