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人事安排中,可窥见其对华政策的一丝端倪。这些安排反映了本届美国政府在对华关系上的某种战略考量。
其中,引发外界关注的是,遭中方制裁的反华政客鲁比奥被特朗普任为美国国务卿,显示未来四年美政府反华决心。美政府开始新一轮对华施压,手段仍为“凭空造牌”,重点转向台湾问题。
美国此系列动向是故作姿态还是意在台海行动?对中国而言,面对其红线挑衅,应如何回应?
01.美国对台湾的政策是否经历了重大转变?
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官网近期大变,删除“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重要表述。这是中美建交后,美国在核心问题上又一次战略试探。
美国国务院在涉台问题上表示,将继续向台湾提供“环卫物资与服务”,旨在帮助台湾建立自卫能力,以抵御“任何武力或其他形式胁迫”。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以往也曾在此类核心议题上采取类似行动,这并非首次。
2022年5月1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删去“美国不支持台独”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述,一个月后仅恢复前者,后者未现,此举属典型“切香肠”策略。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是中美建交的基石,包括“不支持台独”及“一个中国”原则均至关重要。现美国对这些关键文件条款动手,引发对其真实意图的质疑。
02.美国的真正意图何在?
分析称,美国台海问题表述的重大改变,旨在向中国施压,要求解除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制裁。
我们称此行为为“凭空造牌”,因相关表述本无异议,但美国政治操弄,将其视为对华议价筹码,加剧台海问题紧张与复杂。
鲁比奥被列入中国制裁名单非冤案,实为铁案。因其与台当局私交甚密,且制造多起对华重大舆论事件,如“强迫劳动”、“窃取知识产权”等谣言,均出自其口。
他此举非为美国国家利益,旨在“鹰派”心中树立强硬形象,以谋取更大政治利益。为此,鲁比奥编造谣言,不惜挑战人类智商底线,讨好老牌政客。
例如巴拿马运河议题,鲁比奥声称中国将控制运河,主张美国应干预,此论调意在取悦特朗普,却悖离事实。中国地处东亚,何以影响美国“命脉”巴拿马运河?
实际上,特朗普借“收回巴拿马运河”之名行事,中国成其“甩锅”对象。无良政客声称,美国负面消息或吃亏事件,背后均有“中国干预”的“外国阴谋”。
鲁比奥的宣传虽悖离现实,却迎合了美国当前的民粹主义浪潮,既损害中国国际形象,又获选民与政客支持,实现了双重胜利。
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对鲁比奥实施一系列制裁。王外长在通话中警示其“好自为之”,表明中方对其行为一清二楚,鲁比奥应自知事态严重。
03.中国应如何回应?需制定恰当策略,确保回应既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又彰显大国风范,逻辑清晰且行动有力。
鲁比奥等反华势力涉足台湾问题是时间问题,这警示我们:美国高层已不视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为中美外交核心,而仅作维持表面关系的幌子。
美国虽未在公开场合放弃某原则,但实则已无视。如今,更将此原则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部分美国政客在新闻会上提及“支持一个中国”时忍俊不禁,这反映出历经数十年,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共识已显松动。
面对美国态度巨变,中国应对之策明确:一要展现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如台海演习所示;二要预备与美国全面“摊牌”,未雨绸缪。
美国尚未敢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但频繁试探显示其不满并意图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需坚守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