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云南大理的闹市街头,出现了一位“当代三毛”。
她叫康韶华,来自甘肃临夏,是个靠摆摊卖原创诗歌为生的00后姑娘。
有人笑她是哗众取宠,也有人因为她是体验生活,却不知她背后经历的诸多磨难。
康韶华的流浪不是一时兴起,而是14岁那年,为逃离家庭而做出的决裂之举……
本文文末附有可靠信源,部分细节有润色,请谨慎阅读!
挣脱牢笼的飞鸟
康韶华出生于2002年,她的家乡是位于西部边疆的一处偏僻村落,这里的东乡族人世代靠放牧维持生计。地理位置和宗教习俗上的落后,注定了康韶华的人生,会像沙砾般坎坷不平。
上到小学五年级时,康韶华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坎,家里的“话事人”奶奶让她辍学回家待嫁。在康韶华的家乡,女孩年纪轻轻嫁做人妇很常见,她妈妈就是在16岁时嫁给爸爸的。
东乡族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在这个宗教体系里,女孩来到世间的唯一使命就是成为家庭主妇。学会裹头巾、做家务,相夫教子是东乡族女性的最终归宿,但康韶华却偏偏成了一个“异类”。
康韶华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尤其喜爱诗歌,文字能够让她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广阔。成为一名诗人是康韶华的梦想,即便父母和家人以辍学相逼,也没有中断她对文学的追求。
被迫离开学校后,康韶华依旧坚持本心,在学做家务之余偷偷读书。2016年的一天,康韶华因为发烧没能做完家务活,结果奶奶竟以“偷懒”为由让康父直接将康韶华暴打了一顿。
康韶华的奶奶觉得康韶华此举是“大逆不道”,女孩子要是做不到勤俭持家,将来是不会有男人要的。而康父也很顺从母亲的意思,将碗口粗的木棍挥向康韶华,下手没有丝毫留情。
那恐怕是康韶华最难以忘却的一天,母亲漠然的堵在门口掐佛珠,奶奶倚在沙发上旁观,14岁的自己被父亲到处追着打。卧床休养一周后,康韶华暗下决心,她一定要逃离这个家。
于是趁着某天家人们外出祷告,康韶华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离家出走,从临夏一路逃到了遵义。原以为从此便能结束噩梦,可三个月不到,父母便又将康韶华给强行带回了家。
一个未成年姑娘浪迹在外本就不安全,何况父母已经来找,旁人多半也会选择劝康韶华回家。就算是接到报警的警察,也劝说康韶华不要到处乱跑,家才是她的避风港。
康韶华却只觉得好笑,父母之所以那么急切的将她带回家,完全是被村里的风言风语给逼的。毕竟村里人都传疯了,说康家女儿跑出去当了陪酒女傍大款,康家父母听了怎能不在意?
或许是为了堵住人们的嘴,这次回家之后,康韶华的父母居然允许她回学校读书了。就这样,康韶华按照年龄直接升初二,结果没多久就因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仅过一年便转学了。
为什么会生病,恐怕只有康韶华自己心知肚明,很大原因还是归结于家庭的压迫。为了摆脱束缚,康韶华搬到外面自己做起了微商,结果差点被迷信的奶奶给活生生烧死。
奶奶不觉得是康韶华心理出了问题,她只觉得抑郁症是个看不见的“邪祟”,必须用火烤才能帮助孙女“驱魔”。就像上次一样,这回依旧没有人帮康韶华,她拼尽全力才躲回房间。
想到父母一次次的妥协和冷漠,想起那思想封建的“控制狂”奶奶,康韶华的精神彻底崩塌了。她抓起所有的抑郁药吞如腹中,打算一死了之,结果却意外的活了下来。
是康家人“救”了康韶华,但事实上又不是,因为他们在康韶华自杀后并没有带她去医院洗胃。说来也是可笑,这家人最后救活康韶华的“偏方”,居然只是一大罐再普通不过的醋。
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后,康韶华没有放弃寻死,刚恢复意识就又学着电视里的场景发疯撞墙。结果康韶华不仅没磕的头破血流,甚至脑袋上只多了个红红的肿包,别的什么事也没有。
但康韶华这么一番折腾也不是没效果,家人允许她去读高中,康韶华也因此结识了唯一的朋友欣欣。遗憾的是,欣欣最后因抑郁症自杀,康韶华也因受到打击而选择了退学。
流浪才女的归宿
经历了太多坎坷,康韶华决定远离校园到社会上闯闯看,可这对只有初中学历的她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文化低,康韶华只能干服务员、收银员之类的工作,期间还差点落入传销组织。
连续碰壁多次后,康韶华意识到自己必须提升学历才能有出路,于是她便报名了社招考试。也许是上天眷顾,16岁的她竟一次便考上大学,康韶华分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尽管大学生活只有两年,但康韶华除了上课就泡在图书馆,各种各样的文学书籍是她最爱的“精神食粮”。当然,闲暇之余的康韶华也会做些兼职,为自己挣够学费和生活费。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断联多年的康家父母,也开始断断续续的给康韶华转账。他们每次转来的钱只有几十或几百,说是亏欠更像是彰显存在感,有种提醒康韶华不要忘记家人的意味。
实际上,康韶华也想过去和父母和解,她尝试过说服自己坐下与他们好好谈谈。老话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许父母只是表达爱意的方式有错,她曾在诗歌《母亲和我》里写道:
“母亲,我心中有悔/那时候我狂妄/直对你说犀利刺耳的话/却从来不懂的你的艰辛……母亲,我是你的镜子/你再看看我,看看你年轻时可爱的模样/你不爱自己,你总是爱我的吧……”
可不切实际的期望终归是虚幻的,原生家庭所造成的伤害,在康韶华心中已形成深邃的疤痕。大学毕业后,康韶华依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带着行囊开启了云南大理的“流浪之旅”。
大理是座风景秀丽的历史古城,和煦的阳光洒在铺满青石板的小街上,绝佳的风景线便形成了。行走在这样的城市中,康韶华感到身心都被完全净化,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天堂”。
但作为一个异乡人,要在大理生活就得有营生做,康韶华选择了靠贩卖原创诗集《瞭望岛》求生。最初她定价32块,后来又一下涨到64块,她笑着同人解释自己涨价的原因:
“反正贵贱都不会有人买,那干脆就定价高一点,一本当两本卖咯!”
《瞭望岛》来源于康韶华的一个梦境,梦里她的好友欣欣和一个帅气的男孩子翩翩起舞,取这个名字正是为了纪念欣欣。如今,康韶华仍在大理的街头流浪,过着摆摊谋生的生活。
一本书,一块小黑板和一只狗,是康韶华的所有行囊,时至今日她依然走在追逐自由的路上。有人将康韶华比作“当代三毛”,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她和三毛同样颠沛流离的经历吧……
参考资料
【1】新浪网《她睡在大理街边,被200万人围观,背后原因太疯狂》;https://k.sina.com.cn/article_2023791210_78a09a6a0190119p4.html
【2】腾讯网《00后美女诗人大理流浪街头,宁死也要跟父母断亲》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6A04RNT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