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走了。
这个世界,还有谁会像她一样讲古诗词?
著名诗人席慕容听了叶嘉莹的课,赞叹不已:“听老师讲课时,觉得老师是个发光体。”
幼承庭训,诗心初绽1924年,叶嘉莹降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那是个风云变幻却底蕴犹存的时代,古老京城的胡同巷陌藏着往昔盛世余音,亦裹挟着新思潮的微风。叶家庭院,诗书为邻,长辈们吟诗诵词,平仄韵律似有灵韵,早早在她心间种下诗的种子。父亲叶廷元,儒雅博学,常于夏夜庭院,执卷讲诵经典,从《诗经》“关关雎鸠”的质朴纯真,到李白“花间一壶酒”的潇洒肆意,幼年叶嘉莹听得入神,眼眸里映着月光与诗境,懵懂间开启诗词的绮梦之门,初尝文字勾连情感、铺绘世界的奇妙。彼时,家中长辈言传身教,礼教规矩、传统美德与诗词之美相融,赋予她温润且内秀的气质,恰似古画中走出的闺阁才女,却又在时代暗流涌动下,被赋予不一样的使命担当。
青春困厄,诗词为舟青年时,山河破碎,战火纷飞,往昔宁静书斋生活被打破。叶嘉莹随家四处辗转,求学之路满是坎坷,然生活磨难未折损她对诗词热爱半分。困居沦陷区北平,物质匮乏、精神压抑,她于诗词中寻慰藉,读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同身受那份黍离之悲,个人命运与家国之殇在吟诵里共鸣。1941年,母亲因病离世,那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痛彻心扉时,她以诗词宣泄情感,在旧纸堆中与古人对话,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成为寄托哀思、直面生死离别的精神依傍,诗词如坚固舟楫,渡她度过青春岁月惊涛骇浪,助其在苦难中坚守内心秩序,磨砺出超脱坚韧品格,也让她对诗词内涵、人生况味体悟渐深,超脱浅吟低唱,触碰到古典文学深沉家国脉络。
杏坛绽彩,文脉传承新中国成立后,叶嘉莹投身教育事业,恰似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开启传道授业漫长征程。她站上讲台,从北京大学到南开大学,板书起落、妙语连珠,将诗词精要拆解,复杂典故、晦涩意象在她温婉阐释下鲜活起来。讲李白,绘出诗仙仗剑天涯、狂放不羁风貌,课堂仿若盛唐酒肆,满是豪情逸兴;解柳永,剖析词中细腻情肠、市井烟火,带学生走入北宋街巷,听那“杨柳岸,晓风残月”浅吟。其授课不拘泥书本,融历史、文化、人生感悟,学生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人同游共感。
海外漂泊岁月,更是她为诗词“开疆拓土”之时。20世纪中叶赴美讲学,异国他乡,文化隔阂如壁,她以诗词为桥,连通东西方心灵。用英文讲唐诗宋词,巧妙类比西方文学,让西方学子领略东方诗意,从“大漠孤烟直”体悟荒寂雄浑,于“大珠小珠落玉盘”感受韵律精妙,课堂常座无虚席,在哈佛、耶鲁等学府播撒诗词火种,让华夏文脉绽于海外学术土壤,拓宽古典文学国际视野,如文化使者,将中华诗词“名片”递向世界。
归根情切,倾囊护诗暮年,叶嘉莹先生心怀桑梓,毅然归国,扎根南开大学,倾尽积蓄,只为诗词传承事业“续航”。她捐出退休金、稿费,设立奖学金、学术基金,扶持后学研究,助力古籍整理出版,诸多寒门学子因她资助得以浸润诗词海洋,学界研究因资金注入焕新活力。她不顾年迈,亲授课程、开办讲座,台下听众有垂髫孩童、青春学子,亦有白发老者,皆沉醉她营造的诗词幻境,听她讲诗词格律、创作传承,恰似古贤讲学,传承火种,续接华夏数千年诗教传统,以一人之力,聚起诗词传承“向心力”,护文化根脉,盼古典文学在新时代枝繁叶茂。
叶嘉莹先生一生,是与诗词共舞、为传承奔碌的传奇。从闺阁学诗,到杏坛执鞭,历经风雨、跨越山海,用百年时光诠释对古典文学“痴爱”,诠释文化传承使命担当。如今先生仙逝,可那满溢诗意教诲、斐然学术著作、点燃的传承薪火,在文化星河永恒闪耀,激励吾辈接续“诗路”,于时代浪潮中,护诗词瑰宝、绽华夏文韵,先生千古,诗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