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被自然侵吞的蒙古国:76%的土地荒漠化,全国就一条高速公路

谦德评历史 2023-10-20 12:56:02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蒙古国76%的土地正在被荒漠化吞没,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根据2017年蒙古国官方统计,全国已有76.8%的土地荒漠化,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竟然还是中国帮忙修建的。

蒙古是以草原著称的内陆大国,如今全国近八成的土地都是荒漠,正面临着大自然的考验。那么,蒙古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该如何摆脱这一困境?

近代以来,蒙古国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国内贫富差距极大、生产条件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20世纪初期,因其地理位置背靠当时的苏联,蒙古经济发展大幅度依赖苏联,难以独立出来。

不仅国内的生产资料全部依靠外援,以苏联和东欧为主的“经互会”,还强行将其拉入计划管理经济发展轨道。这一体制并不符合当时的蒙古国情。

蒙古地处高原,自然环境制约着人口密度,使得国内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少部分生活在周边的草原和戈壁。

历史原因,蒙古国内的主要人口,还是元朝后迁移过去的北方游牧民族,那里的人也因此以放牧为生。且人口数量只有国内牛羊总数的二十分之一。

比例如此失衡,导致大部分人难以脱离原始的游牧方式,只能随着牛羊生活,踏遍国内的草原。

由此可见,蒙古并没有能力发展大规模的农业和工业,国内主要产业为畜牧业,无法实现生产,以及资源的分配,也就谈不上计划经济。

毕竟你计划来计划去,结果没人去实施计划,等于白日做梦。

而苏联地大物博,有能力实施以公有制为主的计划管理经济,且看上了当时蒙古内陆的矿产资源。

为了跟上工业化的脚步,蒙古与苏联签订外贸协议,允许苏联采矿车进入国门,大肆开采。那一时期,蒙古的外贸出口几乎完全依赖苏联,以及部分西方国家。

而且蒙古本身的原材料加工技术有限,装备设施跟不上,出口的矿产没有经过精细加工,只是半成品,所获得的收益其实并没有多少。

这种外援式的生产方式,使得蒙古不得不跟着苏联走。这也间接导致了蒙古发展不起来,一旦苏联切断了外贸进口,蒙古经济就会陷入危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冷战后,苏联解体。1991年,蒙古开始进行经济转型,对六十多年以来的依赖型经济分析总结,最终决定转向市场经济。

1992年,蒙古国通过了国内第一部《宪法》,以此保障经济转型的实施。苏联解体后,以其为主导的东欧“经互会”也宣告解散,这给了大幅度依赖“经互会”出口的蒙古致命一击。

1995年,为了快速恢复国内经济,蒙古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划分了三个阶段去稳定国内经济。

截止2017年,其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口增长为311.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1%。

也是在这一年,蒙古官方发布了一则新闻,称其国内76%以上的土地,已经荒漠化。而其国内的发展,在中国的帮助下,才刚刚走上正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蒙古近八成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上下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而这条路,正是中国帮助修建的。除此之外,中国在蒙古发展经济的时候,都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2002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并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时的蒙古,得益于1997年加入了世贸组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非常密切,中国是其主要的外贸对象。

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蒙两国的合作日益密切,建立了“中蒙经济走廊”。

为了保障物流运输,2016年,中国在蒙古承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连接了蒙古通往中国的外贸大道,也是蒙古国内唯一的高速公路。

有了高速公路,蒙古国内商品的出口更加容易,种类也更齐全。此外,中蒙之间还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的经济贸易,中蒙贸易额一度达到了惊人的56%。

当对外贸易极度依赖某一国家时,其本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为了不重蹈覆辙,蒙古谨记教训,没有把中国当成第二个苏联。

而是多次发文强调,对外贸易的额度,对一个国家的依赖性绝对不能超过30%。“第三邻国”的提出,就是蒙古国,为了摆脱对中俄贸易依赖的有力证据。

蒙古靠着中国的帮助,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但为了不对中国产生依赖性,又捏着鼻子减少和我国的合作。

虽然这对我国来说没有实质性的损失,但此举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过河拆桥。而这种行为,也迎来了报复。

蒙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在经济转型的初期,蒙古施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包括把国家的财产分配给公民、向人民发配给劵、下放自由贸易权、鼓励私营企业等等。

这些惠民措施极大的推动了蒙古实现财产私有化,与此同时,大量的牧民开始学习经商,加大养殖和放牧,靠着畜牧业积累资本。

蒙古的自然条件,给了蒙古人民靠天吃饭的本事。几年下来,抓住商机的牧民赚得盆满钵满,更加肆无忌惮的放养牛羊。

可要供养数目如此巨大的牲畜,蒙古的草原压力倍增,前一天刚长出的嫩草,第二天就被新来的牛群啃光了。

一个地方没有草了,牧民就会赶着牛羊去下一个地方,等到牛羊能卖出去的时候,草原已经不长草,变成沙土飞扬的荒漠了。

由此可见,蒙古的经济发展是土地荒漠化换来的。

原本的自然条件就够恶劣了,好不容易长出的草原也变成了荒漠,沙尘暴、干旱、高温随之席卷蒙古境内,甚至还波及到了与其三面相邻的中国。

近年来,由蒙古本土刮起的黄沙,会随着南下的风吹到我国内蒙古,再由内蒙古蔓延到相邻的省份。所到之处,几乎看不见人影,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这样放任土地荒漠化不是办法,蒙古必须减缓经济发展速度,腾出手来治理土地荒漠化。

但发展经济都这么困难了,加上畜牧业是蒙古的国民经济,蒙古也一直忍受着恶劣的自然条件,要是能治理,早就加大力度治理了。

显然,面对土地严重荒漠化,蒙古国的治理难度非常大。难道就这样任由荒漠化继续严重下去吗?蒙古该从什么地方找突破口呢?

因为畜牧业的加大,蒙古正在被土地荒漠化吞没,国内荒漠化治理迫在眉睫。而这时候,他们又想起中国了。其中,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其实除了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荒漠化严重外,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也成了蒙古土地荒漠化的催化剂。

在苏联和西方国家打开蒙古国门后,本国人才意识到,原来他们的土地下面居然藏着丰厚的财富。那一时期,蒙古国内的采矿业飞速发展,一度赶超了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畜牧业。

采矿是需要依靠专业设备和技术的,但由于开发商不是本国人,加上一部分私自开采的人没有专业技术,使得开发地区草地被践踏。

有的甚至没有规划的乱采,等到把表层的植被都破坏后,才发现挖开的地方并没有所谓的矿产。

而被挖开的地方,并不会有人再填回去,直接导致大量的草地和森林,遭受了无妄之灾。

至于被挖出来的废砂石,更不会有人去管,时间一久,这些砂石被风一吹,就会快速席卷附近的植被,雪上加霜。

到了2010年,蒙古国内的植被覆盖率,只剩下可怜的7%。不管是过度放牧,还是过度开采,这些都是人为导致的。而除了人为因素影响,还有自然条件的约束。

处于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的蒙古,其国内季节变化明显,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得可怜。

蒙古国内河流稀少,因为降雨量不足,河流时常断流,使得土地长时间得不到滋润,加快了荒漠化进程。

近40年来的数据显示,全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74℃,而蒙古国内的平均气温则上升了1.5-2.5℃,是前者的2-3倍。

高温使得植被更难以生存,蒙古的土地荒漠化已非常严重。为了有效治理,蒙古国把目光放在了中国身上。毕竟中国有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

1994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蒙古国带着诚意,与中国签署了治理荒漠化的相关文件,得到了我国在治理荒漠化方面的先进经验。

随后,我国又以网络视频的形式,面对蒙古召开荒漠化治理培训班,传授“中国药方”。

现如今,中蒙的合作不再局限于经济,而是扩展到了文化交流及环境保护等领域。这对中蒙两国的发展有利无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蒙古国的土地荒漠化能得到有效改善,经济发展也能更进一步。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文史颜如玉”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4

谦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