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催化不断,消息面上,3月19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布,即将发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对于进一步促进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而技术上,近期国产机器人的突破不断,今天宇树科技G1机器人首次完成了侧空翻动作,再次取得技术突破。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减速器轴承作为核心传动部件需求爆发。在千亿级蓝海市场中,减速器轴承因技术门槛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成为产业链最受益环节之一。
减速器轴承最正宗的10家公司一、襄阳轴承:老牌企业的新机遇
核心逻辑:
1、技术复用优势: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轴承技术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领域,开发出适配谐波/RV减速器的P4级高精度关节轴承。
2、客户绑定:与埃夫特、新松等机器人厂商联合测试,2025年Q1斩获2000万元订单;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亮点:
公司累计授权专利超过 200 项 ,在高速电机轴承、机器人关节轴承等高端产品领域取得了众多技术突破。
二、南方精工:技术与市场双驱动
核心逻辑:
1、精密制造龙头:滚针轴承国内市占率领先,客户覆盖博世、比亚迪、绿的谐波等头部厂商
2、机器人布局:RV减速器轴承通过双环传动认证并量产,2024年收入达3亿元(同比+150%)
亮点:
专利151项(含29项发明专利),技术对标国际龙头;
三、力星股份:高端制造的稀缺明珠
核心逻辑:
1、陶瓷轴承技术突破:氮化硅陶瓷轴承减重60%,适配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1.5万转/分钟高速需求,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
2、客户卡位:70%收入来自SKF、NTN等国际巨头,间接供货特斯拉;与比亚迪联合开发车规级陶瓷轴承
亮点:
陶瓷球成本有望降至钢球20%,远期渗透率对标复合铜箔;
四、长盛轴承:自润滑技术的领先者
核心逻辑:
1、自润滑轴承技术壁垒:双金属、金属塑料轴承适配机器人高负载场景,与宇树科技合作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
2、丝杠布局:子公司华纳传动微型滚珠丝杠产能2025年达30万套,切入灵巧手赛道
亮点:
自润滑材料专利43项,技术标准制定权争夺者;
五、双飞集团:多元化布局的潜力
核心逻辑:
1、材料技术领先:铜粉提纯与复合材料技术支撑滑动轴承替代传统滚动轴承,适配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需求
2、产能释放:2025年机器人关节轴承小批量试产,目标切入小米、华为供应链
亮点:
技术实力雄厚,公司在滑动轴承领域拥有多项专利,产品耐磨损、低摩擦系数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形成了对中小厂商的差异化优势。
六、德迈仕:精密制造的后起之秀
核心逻辑:
1、特斯拉产业链预期:绑定舍弗勒(特斯拉丝杠一供),微型丝杠送样验证中,若通过将跻身T链
2、技术协同:挤压、滚压等工艺复用汽车领域,丝杠产品与机器人同源
亮点: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5.3%,设备国产化率提升降本。
七、五洲新春:进口替代的先锋
核心逻辑:
1、丝杠国产替代:投资15亿元建设行星滚柱丝杠产线,反向式技术打破海外垄断,适配特斯拉Optimus
2、技术协同:轴承制造经验延伸至丝杠前道加工,与杭州新剑深度绑定
亮点:
业务布局广泛,公司建立了 “纵向一体化” 全产业链,涵盖精密锻造、制管、轴承加工等多个环节,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八、光洋股份:汽车与机器人领域的深耕者
核心逻辑:
1、机器人减速器配套:为国内RV减速机企业开发关节轴承,技术适配人形机器人需求
2、公司研发的各类机器人减速器适用的轴承、行星齿轮及雷达、摄像头等模组适用的柔性线路板(FPC)等产品,能够满足机器人在高精度传动、感知和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亮点: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公司产品不仅应用于汽车领域,还拓展到高端工业装备、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九、龙溪股份:关节轴承的龙头
核心逻辑:
1、龙溪股份通过提前布局,已与小米等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为其提供连杆总成及预研产品。
2、公司在关节轴承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打破了欧美在自润滑关节轴承技术上的垄断,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
亮点:
技术实力全球领先,龙溪股份拥有全国唯一的关节轴承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导起草了多项行业标准,手握数百项发明专利。
十、宝塔实业: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核心逻辑:
公司原本在轴承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底蕴,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巩固在传统市场的地位。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开始在机器人相关的机械加工业务上发力,如承接机器人立柱和行走轴的制造业务,为进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市场奠定基础。
亮点:
在机械加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为机器人零部件的制造提供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服务。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