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的镇江火车站热闹非凡。
几十家媒体守在站台上,只为等待一辆从河南开来的列车。
不一会儿,列车缓缓进站,记者们蜂拥而至,生怕错过什么。
火车停稳后,下来两个中年女子。她们衣着普通,眉眼相像,一走出车门,就被记者围住。
王玲霞(右)与买巧玲(左)
两位女子虽然面带笑意,但神情间难掩难过。
这时,其中一个女人的手机铃声响起,她接起电话,喜极而泣:“哥哥,我们回来了!”
看来,这是一次娘家探亲,但为何会吸引这么多人关注?两位女子的背后是否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一切,还要从30多年前的困扰开始……
01一个身边的“神秘人”
家住河南洛阳的王玲霞从小就有个困扰,因为她身边总时不时出现“怪事儿”,让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打记事起,王玲霞就记得经常有人从她身边走过时多看两眼,或者发出一句感叹“真像啊!”这让她很诧异。
巧的是,家住瀍河对岸的买巧玲,也有着与王玲霞同样的困惑。
买巧玲也总听到传言,说附近有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可买巧玲只有一个哥哥,从未听说自己有姐妹。
多年过去,两个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个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神秘人”。
1972年的一天,一件事把两个女孩紧紧连在了一起。
那天,王玲霞和同学一起到瀍河边参加户外劳动课。劳动过程中,同学们却发现“王玲霞”一直在河边捡煤渣。
同学们大喊王玲霞的名字,可她就是不回应。几个女生跑过去,照面的瞬间彼此都吓了一跳。
捡煤渣的女孩抬起头,满脸疑惑地看着这几个女生,一副从未谋面的样子。
“王玲霞,你不认识我们了吗?”
“我叫买巧玲,你们认错人了吧。”
同学们猛然发现,眼前这个捡煤渣的女孩,虽然跟王玲霞长得特别像,但衣着和王玲霞来上学时穿的衣服完全不同。
刚巧这时,王玲霞也闻讯跑来了。14岁的她,就这样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神秘人”。
顿时,两个女孩惊异到说不出话,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照镜子一样,感觉对方跟自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还是买巧玲先反应过来。虽然面前的女孩和自己长得很像,但人家衣着得体,皮肤白皙,一看就是家境好的孩子。
再看看自己,穿着一身不像样的旧衣服,怎么能和人家比呢?
可是,王玲霞却热情地拉起了她的手,丝毫没有看不起她的意思。这让买巧玲慢慢放下了拘谨。
那天,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王玲霞得知买巧玲家就住在瀍河对岸,她们不仅长得像,还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手脚的样子完全一样,都是从小就有鼻炎,嗅觉不灵敏。
从那天起,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关系越来越近,平日里总是形影不离。
周围人看她们如此亲密,不禁开起玩笑:“你俩不会真是一对孪生姐妹吧?”
两个人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可王玲霞生于1956年,买巧玲出生在1957年,出生日期完全不同。而且,王玲霞和买巧玲生活在不同家庭,两人也从未听说过自己有双胞胎姐妹。
但是,疑虑依然存在于两个女孩心中,时不时掀起波澜。
02迟来的DNA鉴定结果
王玲霞从小衣食无忧,作为家中独女的她,幸福地享受着父母对她的疼爱。
认识买巧玲后,看到对方家境不好,王玲霞经常央求母亲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买巧玲,每次母亲都欣然答应。
王玲霞的养母
母亲总是这样善良热心,对女儿的朋友也都非常照顾。这种温柔深沉的母爱让王玲霞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可偶然间听到的一句话,让她起了疑。
一天,她听到有人对母亲说,“这孩子,真是吃谁家的饭就像谁。”
这句话有如晴天霹雳,让王玲霞隐隐感觉到,她和父母之间或许并没有血脉亲情,而仅仅是“吃了王家的饭”而已。
河对岸的买巧玲,也对自己的身世有着解不开的疑虑。
买巧玲有个大她很多的哥哥,嫂子待她十分刻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拿她出气。
买巧玲的身上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但父母每次都冷眼旁观,根本不出来维护她。
为了少挨打,买巧玲只能变得更乖巧、更勤快。
在一次打骂中,嫂子冲着买巧玲大喊:“你根本不是买家人!”
想起自己没日没夜地干活,父母却始终对她不疼不爱,还总对邻居炫耀“养个女孩真好,既不用花钱又可以帮忙干活”。那一刻,嫂子的这句话似乎让买巧玲明白了什么。
她意识到自己或许是被抱养的。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到底从何而来?
平日里形影不离的两个闺蜜,因为都怀疑自己的身世而更加惺惺相惜。她们悄悄决定,一起寻找自己的根。
但不久之后,王家母亲听说了女儿要寻亲,非常伤心,懂事的王玲霞不想让母亲难过,只好暂时断了这种念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王玲霞和买巧玲在生活上互帮互助,俨然一对“亲姐妹”。
有一回,王玲霞的母亲生病了。她一边上学一边照顾,非常辛苦。
为了减轻她的负担,买巧玲来到家里帮忙,并且扮成王玲霞的样子,在病床前照顾。
之所以要假扮,“是怕阿姨不好意思使唤(我)。”
几年后,王玲霞的父母接连去世,从受宠爱的娇娇女变成了孤儿,她郁郁寡欢。
还好,买巧玲陪伴着她。像过去王玲霞给她衣服一样,买巧玲也常常给王玲霞买漂亮的衣服,鼓励她振作起来。
两人就这样在彼此相伴的岁月里,慢慢地长大了。
从找男朋友到结婚,她们都是彼此的“亲人”。结婚之后,两家人也走动得像一家人一样。
多年后,王玲霞的丈夫也不幸离世,两闺蜜互相扶持,陪伴对方走过了生活中最低落的日子。
2006年,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雳,打乱了两人平静的生活。
48岁的买巧玲患了乳腺癌。
躺在病床上的买巧玲想到:漂泊近50年,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也不清楚眼前悉心照顾自己、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闺蜜到底跟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
其实,王玲霞的内心也有同样的渴求,她很想知道,相处了34年的闺蜜,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姐妹。
经过反复抉择,两人最终决定寻求媒体帮助,进行DNA检测。
拿到那份迟来的DNA检测结果那一刻,王玲霞和买巧玲又惊又喜——她们真的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姐妹!
高兴的同时,两人心里又升起另一个疑团:
她们到底家在何方,为何被两个不同的人家收养,她们的父母当年为何与她们分离,又有着怎样的难言之隐?
03埋藏50年的感人秘密
两姐妹决定,一起寻找亲人。
她们在报纸、媒体上发布了很多寻亲消息后,收到了很多人的回复,可一次次DNA比对的结果让姐妹俩接连失望。
费尽周折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亲人,姐妹俩有些气馁,打算放弃寻亲。
就在这时,一个叫贾学庆的镇江老汉打来电话,声称买巧玲和王玲霞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孪生妹妹。
贾学庆声称,自己家境困难,无力负担去北京DNA采血的取样费用。但是,就凭两姐妹的照片与自己去世多年的母亲十分相像这点,他可以断定买巧玲和王玲霞就是自己的双胞胎妹妹。
对于贾学庆的说辞,姐妹俩并不相信。
王玲霞、买巧玲与二哥贾学庆(中)
当双方僵持不下时,贾学庆得知自己无需北上就能进行DNA比对,他第一时间提供样本,然后回家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几天后,DNA鉴定结果显示:贾学庆与王玲霞和买巧玲二人确实是亲兄妹!
得知亲人已找到,姐妹俩兴奋不已。她们迫切想知道,50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们从小远离家乡被人抱养。
上世纪50年代,很多人家的生活都在温饱线以下。
当时,许家一共有8个子女,因妻子卧病在床,许道开根本无力抚养这么多孩子,只好趁着妻子熟睡时,将两个最小的双胞胎女儿送走。
贾学庆是许道开的二儿子,送走妹妹的时候,他和大哥都有模糊的记忆。
虽然非常不舍,但是他们没办法,“送走了还有活路,总比在家饿死强。”
于是,父亲让已经会写字的大儿子,把两个女儿的生日和出生地都详细写下来,放在她们的衣服里。
到了南京之后,父亲躲在暗处,看着民警抱走了两个女儿。
贾学庆清楚地记得,买巧玲和王玲霞的生日是1955年6月18日。
他说,母亲得知两个妹妹被送走后急火攻心,没多久就去世了。
送走了两个女儿,也一直是父亲的心病,他始终充满愧疚,一直央求子女们寻找两个妹妹。
可是,那个年代的讯息并不畅通,找人如同大海捞针,一直没有结果。
已近天命之年的王玲霞和买巧玲得知真相后,并没有埋怨父母,相反,她们俩很体谅父母当时的境况。
如今,姐妹俩迫不及待赶回老家江苏镇江与亲人相认,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两姐妹回家后,跟哥哥姐姐们团聚一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她们很幸运,年幼时被迫与亲人分离,茫茫人海中却在奇妙缘分的安排下和亲人相遇,并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家乡。
回家认亲期间,王玲霞和买巧玲还与哥哥姐姐们一起来到坟前看望早已去世的父母。
生时与父母未能相聚,站在坟前的姐妹俩,却与九泉之下的父母有种说不出的亲近感,这大抵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吧。
对买巧玲和王玲霞而言,虽然远去的童年没能同对方和其他兄妹一同长大,但有幸在余生能够陪伴在彼此身边。
一声兄弟姐妹,一生兄弟姐妹。
手足,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岁月因手足情深而暖,因互相牵挂而安。
如果你也有兄弟姐妹,请珍惜这份拥之则安,伴之则暖的深情……
参考资料:
1.河南卫视《拍客行动》34年闺蜜竟是双胞胎
2. 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34年的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