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不断拱火,在朝鲜半岛拉拢日韩挑事,在南海诱使菲律宾搅局,在台海给蔡英文当局打气。
然而,美国国内却遭遇多重危机,美军在叙非法军事基地接连遇袭。今天是2023年3月26日,星期日,聊一聊美国的4条坏消息。
第一,美军在叙非法军事基地接连遇袭,仍没有停止盗取石油
中国斡旋沙特和伊朗和解,叙利亚正在回归阿拉伯大家庭,这让拜登心里很不是滋味。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中东团结,最希望看到的是中东分裂。
一看到中东走向团结,美国又开始惹事生非了,这也招到中东国家的强烈反对和报复行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3月26日报道,据叙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当地时间25日称,美国在叙非法驻军位于叙利亚代尔祖尔省东北部欧麦尔油田的军事基地25日传出爆炸声,随后美军飞机在军事基地上空盘旋。
自23日起,美国在叙非法驻军多个军事基地和设施遭袭,位于欧麦尔油田的军事基地在24日也遭导弹袭击。
就在当天,美国在叙非法驻军使用8辆军事装甲车,护送一支包括140辆车的车队,从叙利亚哈塞克省前往伊拉克。
一边遭遇袭击,一边还在大肆盗油。美国在叙利亚境内保留驻军,通过支持当地反政府武装,占领叙利亚主要油田,频繁盗取叙利亚石油资源,导致叙利亚境内严重能源短缺,加剧人道主义灾难。
此前,美军23日晚在叙利亚对“与伊朗结盟的组织”进行了多次空袭。这是多年来美国与伊朗之间最致命的交锋之一。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说,美国空袭造成3名叙利亚军人、11名亲政府民兵中的叙利亚战士和5名与政府结盟的非叙利亚战士死亡。
美国指责“与伊朗结盟的组织”在当天早些时候,发动了致命的无人机袭击,造成一名美国承包商死亡,另一人受伤,5名美军士兵受伤。
美国防长奥斯汀称,这次空袭是经总统拜登授权的。据美国情报部门评估,这架单向攻击无人机“来自伊朗支持的民兵”。
外界分析,美国此举将进一步加剧与伊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关系,也将影响叙利亚复杂的地缘政治。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23日告诉众议院国防拨款小组委员会成员,伊朗可以在“不到两周内”生产出足够制造一枚核弹的裂变材料,并可以在“几个月”内制造出核武器。
他警告,美国不会允许伊朗拥有“真正的核武器”。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耶伦23日在国会听证会上威胁“继续并强化制裁”伊朗。
在叙利亚12年的冲突中,伊朗一直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主要支持者。
伊朗在叙利亚的地位日益巩固,时常遭到以色列的空袭,但美国的空袭相当罕见。美国一直在对伊朗的无人机项目发出警报。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希望在中东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不会从叙利亚撤军,也不会取消对叙利亚的制裁。
第二,拜登批准密州进入紧急状态,风暴袭击已造成26人死亡,拜登称“令人心碎”
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3月26日批准密西西比州进入紧急状态。
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下令为灾区提供联邦援助,并为密州的卡罗尔、汉弗莱斯、门罗和夏基的受灾居民,提供救援资金。
日前,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遭遇至少11个龙卷风和强风暴,导致当地多所房屋的屋顶被掀翻,一些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数千户家庭断电。
截至当地时间25日晚上,已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根据风暴预测中心的数据,在过去24小时内,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各地至少有11个龙卷风报告,受影响的包括密西西比州的罗灵福克、银城及威诺纳。
拜登当地时间25日表示,他正在为在龙卷风中失去亲人的人们祈祷,“来自密西西比州各地的画面令人心碎”。
尽管我们十分憎恨美国一些政客,但对美国普通民众遭遇的灾难表示同情,向遇难人员表示哀悼。
今年以来,美国多地遭受强风暴、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拜登政府没有把精力和纳税人的钱,用于救灾和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却援助乌克兰拱火。
从去年2月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已超过325亿美元。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一项民调显示,26%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对乌援助“过多”,31%的民众认为美国对乌援助数目“合适”,20%的民众认为美国应给予乌克兰更多援助。
只有区区26%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对乌援助“过多”,看来大多数美国民众都支持拜登政府对乌克兰危机的政策,这些民众不值得同情,其通货膨胀等问题都是自找的,活该受罪。
第三,美国一核电站2次发生核污染水泄漏,隐瞒4个月后才爆出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阴影还没散去,日本正在加紧推动核污染水排海。没想到,在美国这个号称科技全球霸主的国家,也会发生核污染水泄漏事故。
央视新闻客户端3月26日援引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再次发生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泄漏事故。
核电站去年11月就曾发生核污染水泄漏事故,但直到近日这一事故才被公开,引发当地民众种种质疑和不满。
蒙蒂塞洛核电站所属的能源公司,举行公开说明会时表示,公司在对第一次核污染水泄漏进行临时修复时,发现了含氚污染水二次泄漏的情况,预计泄漏量有数百加仑,并且有少量核污染水已经流入地下水。
公司决定关闭该核电站,开始检修工作。但该公司坚称,这起泄漏事故“不会对公众造成危害”。
4个月后才公布核污染水初次泄漏的消息,这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美国政府的公信力又一次出现危机。
这一事故被隐瞒,也表明不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美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提高相关事故的透明度,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美欧银行业危机风险越来越高,美国小型银行存款额降幅创2007年以来新高
美国银行接连关闭,对欧洲影响持续发酵。从硅谷银行到瑞士信贷,最近越来越多国家的银行出现危机。
央视新闻客户端3月26日报道,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正在北京举行,众多与会嘉宾关注在美欧银行业近期出现的一系列危机。
有关专家表示,美联储连续9次激进加息,欧洲多国央行也快速大幅度加息,是目前美欧银行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
海外网3月26日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以来,美国小型银行的存款下降创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受美国多家银行关闭的影响,美国储户对银行业的信心出现动摇,开始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
截至3月15日的一个星期内,美国小型银行存款减少了1190亿美元,是此前创纪录降幅的两倍多,也是截至2007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分析师估算,从去年以来,美国“最薄弱”的各家银行存款金额,可能共计流失大约1万亿美元。
在全球多国继续加息的背景下,未来会有更多银行可能面临类似情况。
有关专家建议,在当前的宏观政策背景下,银行监管机构要汲取美欧的教训,注意宏观风险,加强对银行的穿透监管,更多关注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尽早出台相应的应对方案,避免重蹈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将事业单位的银保监会转变成国家机关,很明显是加强金融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将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金融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此次机构改革方案,金融领域改革力度最大,就是要掌控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