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罗大纲受了重伤,不治身亡,此时他的官职也就一个冬官正丞相而已。
太平天国丞相,一共24人,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类,每一类有4档,罗大纲地位确实很低。
地位低,不代表能力不强,战功不显赫,眼光不长远。曾国藩的一个问题,让李秀成陷入了沉思。
1864年,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问他:罗大纲这么能打仗,为何不封王;秦日纲、林绍璋打仗一塌糊涂,为什么是王爵?
罗大纲已经死了9年,曾国藩为何问李秀成这个问题呢?很简单,曾国藩被罗大纲打疼了,印象深刻。
1854年冬,曾国藩率湘军主力抵达九江,扬言过年之前攻克南京,俘虏洪秀全、杨秀清,回家过个好年。
九江、湖口城下,曾国藩意气风发,大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却被罗大纲打回了原型。
九江、湖口大捷,石达开督师,实际上阵指挥,并摧毁湘军长江水师,俘获曾国藩座舰的则是罗大纲,曾国藩两次表演投水自尽。
罗大纲对太平天国的贡献,以及自己的能力,远非秦日纲、林绍璋可比,与石达开一个档次。没有罗大纲,也许就没有太平天国的未来。
1851年,罗大纲率2千兵马参加金田起义,是西王萧朝贵的前锋大将。
1851年9月,罗大纲攻克永安,这是太平军兴起以来攻占的第一座城市,太平天国在这里进行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2年4月,罗大纲率兵突袭安徽绿营兵,撕开清军防线,夺取粮食、弹药,太平军才能顺利突围。
李秀成自述中说,没有罗大纲缴获清军几十担弹药,太平天国能否从永安突围,都是一个疑问。
1852年7月,太平军进入湖南,可战斗的兵力不到五千。因为,蓑衣渡之战,让太平军损失惨重。
没兵力,如何是好?罗大纲有办法,他发挥自己在天地会中的人脉优势,在湖南招募数万天地会,以及矿工,太平军恢复到6万人。
这6万人,构成了太平天国的基本盘。可惜的是,西王萧朝贵阵亡长沙,罗大纲被杨秀清排挤打击,慢慢边缘化。
1855年的湖口大捷、九江大捷,罗大纲再一次挽救局势,太平天国西征转入反攻。
军事上厉害,战略眼光,以及外交水准,罗大纲都是一流。可惜,罗大纲的这些优点,杨秀清都选择视而不见。
战略眼光上,罗大纲提出“灭清三策”,规划好北伐作战方案。提出救援小刀会起义军,顺便拿下上海,夺取江浙财税重地,杨秀清都不采纳。
外交上,罗大纲对列强策略灵活,捍卫主权与尊严的前提下,建议与列强通商,并购买先进武器装备,组建专业水师,杨秀清也不重视。
罗大纲,一个全能型人才,在太平天国却备受压抑。太平天国遇到困难,杨秀清想到罗大纲,一旦局势好转,罗大纲就被冷落,不能分享蛋糕。
罗大纲的遭遇,诉说太平天国运动14年的辛酸泪。太平天国为何失败,为何开局一片大好,又葬送了基业?
历史上,王朝创业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团结各方力量,不断强化阵营的基本盘,或者说统战工作到位,否则只会越来越被动。
刘邦为何成功?除了沛县集团,刘邦还吸纳许多他本不喜欢的力量,例如从项羽阵营过来的韩信、彭越、英布、陈平,等等。
垓下之围,如果不是韩信、彭越、英布,刘邦估计被项羽灭掉,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无从谈起了。
刘秀为何能光武中兴?即便是杀害兄长的仇人,刘秀也能“洛水盟誓”,宽容并重用他们,最终建立东汉。
李世民,贞观大帝,为何这么强,还能逆袭成功?看看李世民的“天策府”,以及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除了原始班底,更多的是外来投靠。
忽必烈,为何能建立元朝?要知道,西域的3大汗国,以及大多数蒙古诸侯,都是选择阿里不哥。其实,只需要看“金莲川”幕府,就知道忽必烈为何胜利了?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忽必烈可以吸纳人才,无论是什么出身。如此,忽必烈北伐草原,是带着汉人骑兵去,把蒙古铁骑打得怀疑人生。平定乃颜之乱,汉人就是主力。
朱元璋,为何建立大明?朱元璋不只是农民起义军,他麾下人才济济,地主阶级、士绅阶层,都是朱元璋拉拢的对象。
皇太极,为何能建立清朝?努尔哈赤留下的遗产,皇太极的正白旗(换旗之前)才18牛录而已,八旗中倒数第二。
皇太极的班底,汇聚英才,不问出身,先巩固基本盘,然后逐渐对三大贝勒动手,把女真从部落状态变成国家。
太平天国14年,最大的败笔,就是没能吸纳社会英才。从金田起义到南京陷落,太平天国的核心层面,都是老兄弟,以及信仰拜上帝教的客家人。
罗大纲为何不被重视?除了跟杨秀清有仇,更多的是罗大纲是天地会,不信仰拜上帝教,与太平天国的核心圈子不是一伙。
拜上帝教,具有明显的排外性,尤其是对山头林立的天地会,更是厌恶。罗大纲,若非萧朝贵拉拢,冯云山极力做工作,估计早就跑了。
广西转战期间,张钊、大鲤鱼、张嘉祥等天地会首领已经参加太平军,但受不了排挤打击,干脆投降清朝。
张嘉祥,后改名张国梁,是“江南大营”的二号人物,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张国梁麾下有一员猛将,名叫冯子材,是横扫法军的民族英雄。
广西期间,太平天国就排斥拜上帝教之外的加盟者,不利于抗清事业发展。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依然处理不好统战工作。
江南人才济济,文化昌盛,读书人众多,太平天国也没有能力把他们纳入阵营,或者说压根不给他们机会。
太平天国进行科举考试,许多落魄读书人,尤其是在清朝科考失败的读书人,也愿意为太平天国效力,换取荣华富贵。
但是,太平天国没能抓住机会,科举考试题目与内容“奇特”且不说。武立勋等考上了状元,也没得到重用,又因为武立勋命题时偏向儒家,被革职查办。
天京事变后,拜上帝教信仰崩溃,诸侯王为何生存下来,都大量吸纳人才,却从来没有真正去重用他们,或者想办法让他们拥戴太平天国。
1860年,李秀成东征江浙,建立苏福省、天浙省,建立新的根据地。
江浙地区,士绅阶层力量强大,也是构成清朝统治的根基,是基层治理的主要力量。
谁得到士绅阶层拥戴,谁就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并没做到这一点。士绅阶层不认可,甚至关键时刻在后院点火,让太平天国处处被动。
太平天国拿下江浙,仅限于控制大城市,基层治理则一塌糊涂,因为士绅阶层不配合,这也是李秀成失败的重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14年,核心圈子几乎不变,随着统治疆域扩大,以及军事斗争的继续。太平天国无法适应新形势但变化,支持者不多,反对力量却很强,结果可想而知。
读懂罗大纲,也就读懂了太平天国运动14年历史。罗大纲被冷落,而曾国藩却一直记得这位猛将,诉说着太平天国的辛酸。
拜上帝教脱胎于基督教也继承了一神教排外的特点,这一方面增强了战斗力另一方面也难以搞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