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个在商海中打拼了3年的“失败者”,已经44岁的个体户商人,毅然决然做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
他拿着全部21000元的资金,给自己和刚成立的公司画了一张“大饼”:20年后,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制造企业,做民族通信企业的脊梁。
而他的对手,是当世最强悍的九大高手,它们企业年龄加在一起,已经有1139岁。
这个似乎得了癔症的“失败者”就是任正非,他举债成立了华为。
竞争是残酷血腥的,特别是这种蝼蚁级与恐龙级之间的战争。
同期几百家国内同类型的小企业,前仆后继,以它们的热血染红了战场,留下遍地的累累白骨。
“我们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资源,我们除了拥有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任正非如实说。
沧海桑田,就这样一家草根民营企业,一个军队转业的副团级干部,没有任何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人,30多年来率领十几万知识劳动人才,硬是击败了曾经的九大高手,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优秀企业。
顶尖人才缺,那就炸开金字塔顶尖的口子,在全球建立人才库。
员工艰苦奋斗,太辛苦。那就给员工共享成果:高于业界水准的薪酬、奖金体系、普遍持股。
员工太激进,那就降降温。反对自主创新,要渐进,任正非反复讲,不能总是变革与创新,一个组织的成长一定要保持行之有效的东西不变,总是折腾的企业随时会垮掉。
曾经并不被看好的一家民营企业,用了30年,跻身世界级企业,快速的成长免不了引起国内外有心人的猜忌。英国《经济学家》认为:“华为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美国《时代周刊》惊呼:“这家公司已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这些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世界掀起一股研究华为企业文化的热潮,各种解读华为文化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华为算成功了吗?
没有,任正非反复对华为人说:“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一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果然,一些大国害怕了,开始动用国家机器来扼制华为,任正非的远见再次得到证实。
面对这一切,任正非早料到,备胎计划,麒麟芯片,鸿蒙操作系统等等。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最先被攻击的是华为?
不是华为不安全,而是华为太安全,安全到某些大国的全球监听变得眼瞎耳聋。
“干掉一个华为比签订中美贸易协议强10倍。”一名美国幕僚曾经说。
信息资源是有限的,未来争夺的战场将是信息数据,华为的5G技术让美国眼红且害怕。
美国与中华民族之间这一仗,决定着中华民族是迈入发达还是落后的关键一战。
小成功需要机遇,大成功需要积累,中华民族抓住了难得的机遇,也积累了一定的家底,只是还需要时间,而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任正非非常清醒,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保持冷静,不要自乱阵脚。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经济战,而经济战的一半是心理战。
我们应该明白,浴火重生的过程一定是痛彻心底的;
但涅槃之后的凤凰必将更加强大。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任老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