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毕加索著名画作《格尔尼卡》背后的真相

这个历史很野 2025-03-14 14:41:01

作为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反法西斯的有力宣传作品。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时期,阿扎尼亚领导的共和军和弗朗哥领导的国民军爆发内战,同年九月,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将西班牙战场作为装备试验和军事人员训练的场地。

1937年4月26日,传说德国空军秃鹰军团对格尔尼卡进行了3个小时的密集轰炸。有说法是德国空军指挥官戈林,以闪电战献给希特勒的一份迟到的生日礼物。

无论从装备还是从战术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根本是漏洞百出。彼时的德国军工受制于《凡尔赛合约》荒废很久,德国当时使用的是可挂载炸弹的容克大婶JU52/3MG3e型,容克大婶本身是属于运输机型,速度缓慢,光是从空军基地到格尔尼卡路上往返就需要耗费两个多小时。

另外,历史上格尔尼卡这座小镇也并不是所谓的和平宁静的居民小镇,这座常住人口五千人的镇子里不但有两千西班牙共和派驻军,还建有三座小型的兵工厂。

至于具体的死亡人数,在一些文学作品里,这个数字从一千六到三千不等,但实际上所有死者都有当时西班牙民政局登记的记录为证,除了少数尸体无法辨认之外,其他的死者全都有名有姓,总共加起来也只有一百二十六人。

人数之所以翻了数十倍以上,出处是一份英国《泰晤士报》的新闻稿,是英国政坛出于打击国内绥靖派的目的,故意做出的夸大报导,由此可见英国媒体制造假新闻不是什么新事物,而是有历史传承的。

按西班牙空军的作战记录,这次德国轰炸目标并不是城市,而是巴斯克地区格尔尼卡城外的桥梁,因为德国飞行员经验不足,使用的又不是专业的轰炸机,加上当天气候原因,部分炸弹和燃烧弹掉进了镇子里。

格尔尼卡最近的消防队在三十公里之外,等他们赶到已经是两小时之后,此时大火已经烧掉了这座城镇百分之七十的建筑物。所以准确的说这座城镇是被大火烧掉的,而不是那些宣传里说的那样,被德国空军轰炸夷为平地。

回到最初的时间,1937年1月。西班牙国家美术馆馆长雷诺找到毕加索,委任毕加索为即将到来的巴黎国际艺术博览会西班牙馆,制作一件大型强有力的政治宣传作品,准备在展馆最醒目的地方展出。但毕加索并未在第一时间应下差事,几天后,他接受了委任。

格尔尼卡小镇的灾难发生之后,毕加索自我炒作了一把,用几年前所画的一些画稿胡乱拼凑,格尔尼卡画作最终于6月底完成,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绘画之一。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