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帅的长子叶选平:主政广东所做的两件大事影响深远!都是哪些呢

笑蓝阅览过去 2024-11-21 04:36:49

世人皆知叶剑英元帅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却鲜有人知他的长子叶选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广东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1980年,叶选平走马上任广东省副省长时,正值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当时的广东,百业待兴,百废待举。面对这样的形势,这位从机械制造行业出身的实干家,在主政广东期间做出了两个重大决策。这两个决策不仅让广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抢占先机,更为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这位被誉为"务实型省长"的叶选平,到底做了哪两件大事?又是如何在反对声中坚持己见的呢?

一、叶选平的求学与从政之路

1942年,18岁的叶选平历经多次辗转,终于抵达延安。当时延安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专业学习期间,叶选平与同学们一起挖窑洞作为教室,白天去附近山上采集野菜充饥,晚上就着油灯研读机械图纸。

在延安期间,叶选平展现出极强的实践能力。1943年,延安兵工厂急需改进一种特制机床,这种机床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叶选平带领几名同学,连续一个月吃住在工厂,反复测算、调试,最终成功完成了技术改造。这次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1945年从延安自然科学院毕业后,叶选平被分配到延安兵工厂工作。当时兵工厂承担着重要的军工生产任务,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叶选平带领技术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机床夹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前线武器供应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叶选平先后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进修深造。1952年,他被派往苏联进行机床制造技术考察。在莫斯科机床厂实习期间,叶选平系统学习了先进的机床制造工艺,并将这些经验带回国内。

回国后,叶选平先后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和北京第一机床厂任职。在沈阳期间,他主持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样机,为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1965年,他调任北京市机械局,负责全市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在此期间,他推动建立了北京市第一个机械工业研究所,为首都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1978年,已经54岁的叶选平临危受命,出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他上任后立即着手制定《全国机械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这份规划后来成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文件。

1980年,叶选平调任广东省副省长兼省科委主任。他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工业管理经验带到了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在广州,他首先调研了全省重点机械企业,发现许多企业都存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的问题。基于这些调研成果,他提出了"科技兴粤"的发展战略,为之后广东省的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筹建深圳特区:突破重重阻力的艰难决策

1980年初,叶选平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提出了在深圳建立特区的构想。当时的深圳还只是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边陲小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几近空白。这个提议立即引发了激烈争论。反对者认为,在一个几乎毫无工业基础的小镇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特区,风险太大。

面对质疑,叶选平带领调研组连续三个月深入实地考察。他们走访了深圳周边的每个镇街,详细记录了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基础数据。在香港,叶选平会见了多位工商界人士,了解他们对投资深圳的看法。这些实地调研为后来特区的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0年7月,叶选平主持起草了《关于在深圳市建立出口特区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深圳的区位优势:毗邻香港,具有天然良港,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深圳当时基础薄弱反而成了优势,可以按照国际化标准重新规划建设。

在争取中央支持的过程中,叶选平多次进京汇报。他带去了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了让中央领导更直观地了解深圳的发展潜力,他还特意准备了大量照片和图表,展示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深圳特区。叶选平随即组建了特区建设指挥部,开始了艰巨的开发建设工作。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广东省财政极其紧张,无力支撑特区建设所需的巨额投资。

叶选平提出了"以地换资金"的创新方案。他亲自带队赴香港招商,向港商推介深圳的投资机会。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特区政府承诺提供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这种方式在当时全国尚属首创。

1981年初,第一批港商开始在深圳投资建厂。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叶选平要求特区管理部门实行24小时工作制。他经常深夜巡查工地,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他的推动下,深圳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设高潮。

特区建设初期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人才匮乏。叶选平提出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人才引进战略。他批准在深圳试行工资特区、住房特区等政策,吸引了大批专业人才到特区工作。同时,他还推动建立了深圳大学,为特区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到1983年底,深圳特区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业产值从1980年的2.3亿元增长到1983年的11.5亿元,外贸出口额增长了近10倍。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在南海之滨快速崛起,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三、推动广九铁路电气化改造:打通粤港经济大动脉

在深圳特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叶选平又将目光投向了连接广州与九龙的广九铁路。这条建于1911年的铁路线是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年久失修,运力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粤港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1年春,叶选平多次实地考察广九铁路沿线。当时的广九铁路仍在使用蒸汽机车,铁轨老化严重,时速仅有40公里左右。从广州到深圳,一趟货运列车往往需要8小时以上。沿线多处桥梁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

在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叶选平提出了广九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投资总额高达3.2亿元,相当于当年广东省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如此庞大的投资额度在当时引发了强烈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工农业生产,而不是投入一个见效慢的基础设施项目。

为了论证改造的必要性,叶选平组织专家组对广九铁路的运营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数据显示,由于运力不足,每年有大量货物积压在广州和深圳两地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铁路运力不足也严重制约了深圳特区的发展速度。

1982年2月,叶选平亲自带队赴京汇报。他向铁道部详细介绍了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强调广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对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经过多轮谈判,铁道部最终同意由中央和广东省共同筹资改造。

改造工程于1982年4月正式启动。为了不影响正常运输,施工必须在夜间进行。叶选平多次深夜到施工现场检查工作进展。在他的推动下,铁路部门采用了分段施工的方式,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工程中最大的难点是新旧设备的衔接问题。广九铁路沿线有大量老旧设备需要更换,但不能一次性全部停运。叶选平提出了"边运营、边改造"的策略,将全线分为多个施工区段,每个区段轮流施工,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维持了基本运输需求。

另一个挑战是技术人才短缺。电气化铁路在当时的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懂得这门技术的人才极其稀缺。叶选平批准从日本引进了一批电气化铁路技术专家,同时选派铁路技术人员赴日本学习。这些措施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1983年底,广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改造后的广九铁路运行速度提高到每小时120公里,运力提升了3倍多。广州到深圳的运行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货运能力显著提升。这条现代化的铁路大动脉有力推动了粤港经济的融合发展,为深圳特区的腾飞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两项重大决策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深圳特区的建立和广九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两项决策不仅改变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格局,更为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经济数据来看,深圳特区的建立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3年至1985年间,深圳工业总产值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长。到1985年底,深圳已经吸引外资项目超过300个,合同金额达到15亿美元。这些数字充分证明了特区建设的成功。特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形成了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

深圳特区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的规划建设都借鉴了深圳的经验。特区探索出的许多创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等,后来都成为全国改革的样板。

广九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效益同样显著。改造完成后,广州至香港的铁路运输能力提升了3倍多。1984年,经由广九铁路运往香港的货物达到380万吨,较改造前增长了2.5倍。便捷的铁路运输为深圳等特区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条现代化铁路的建成也促进了粤港两地的经济融合。香港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在内地设厂,将原材料和零部件运往内地加工,制成品再运回香港或出口。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推动了珠三角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1985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了两项决策的综合效应。当年广东省外贸出口总额达到38亿美元,较1980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深圳特区的出口额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改造后的广九铁路承担了这些外贸货物运输的主要任务。

两项决策在城市发展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圳的快速崛起带动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到1985年,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座拥有5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广九铁路则将珠三角东岸的城市串联成一条发展带,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两项决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深圳特区引进的大量外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便捷的铁路运输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

这两项决策的成功实施也为广东积累了宝贵的改革经验。深圳特区探索出的多项改革措施,如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等,为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而广九铁路的改造模式,为后来广东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范例。

五、革新者的治政风格与决策魄力

叶选平在推动深圳特区建设和广九铁路改造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治政风格。他坚持实地调研、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为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特区筹建期间,叶选平每月至少有二十天在深圳工作。他经常步行察看施工现场,了解建设进度。1981年夏天,深圳遭遇特大暴雨,多处工地被淹。叶选平连夜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灾。他坚持在工地一线指挥,直到险情排除才离开。这种实干作风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叶选平表现出务实高效的特点。1982年,深圳一个重点工程因征地补偿问题陷入僵局。叶选平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当场拍板提高补偿标准,使工程得以顺利推进。这种快速决策、当场解决问题的方式,为特区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

叶选平特别重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在广九铁路改造中,他授权基层单位在技术方案选择上有更大自主权。铁路工程队提出采用新型轨道板技术,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叶选平果断支持这一建议,最终使工程提前完工。

创新精神是叶选平治政风格的另一特点。在深圳特区建设中,他大胆突破常规,批准了多项创新措施。如率先在全国实行工资特区政策,允许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标准。这些创新举措为特区发展注入了活力。

叶选平还善于统筹协调各方关系。在推进两项重大工程时,他注重平衡各方利益。深圳特区建设初期,一些传统企业对优惠政策有意见。叶选平多次与这些企业负责人座谈,说明政策的阶段性特点,最终取得了理解支持。

在处理与中央部委关系时,叶选平既坚持原则又善于沟通。1982年广九铁路改造资金出现缺口,他立即赴京向铁道部汇报,提出了分期筹资的方案。通过反复协调,最终争取到了中央的支持。

叶选平非常重视基层调研。每次赴京汇报工作之前,他都要深入基层收集第一手资料。1981年底,他带领调研组在深圳蹲点一个月,详细记录特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些翔实的调研材料为争取中央支持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人才使用上,叶选平敢于启用年轻干部。深圳特区成立初期,他破格提拔了一批40岁以下的处级干部,让他们到建设一线挑重担。这些年轻干部后来都成为特区建设的骨干力量。

叶选平还特别注重制度建设。在推进两项重大工程时,他要求相关部门同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在特区建设中,专门制定了投资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为特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 阅读: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