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
从太空到地面,搜救人员时刻追踪,如何做到“舱到机临”?本次搜救任务和此前相比有哪些不同?搜救团队怎样实现高效、安全、科学搜救?
01
航天员接力报告“感觉良好”
“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
4日凌晨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杨彦波评价,这次返回着陆非常完美。“返回过程非常顺利,航天员状态非常好,这次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工程全系统密切协同配合的结果。”
2时15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至此,“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航天员叶光富重返“天宫”的圆梦征程完美收官,成功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纪录,成为我国首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航天员李聪、李广苏的首飞之旅圆满完成。
叶光富表示,这次重返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再一次感受到了祖国航天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在轨驻留时间的纪录将会很快刷新。”
李聪说:“我们乘组一心、天地一体,两次出舱活动一气呵成,在轨科研试验进展非常顺利。我们一定会尽快恢复,争取早日投入训练,再次回到浩瀚太空,在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面对暗夜与低温双重挑战
搜救任务如何做到“舱落、机临、人落”?
此次神舟十八号任务,飞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独自飞行了约7.5个小时后进入返回程序。在经历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四个阶段后,成功着陆。
从返回舱触地到搜救直升机迅速抵达现场,再到航天员安全出舱,即“舱落、机临、人落”,整个返回与着陆过程衔接紧密,井然有序,总用时约50分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王正军说,这是一次典型的常态化搜救任务。“这是东风着陆场搜救力量执行的第七次航天员搜救任务,也是第十一次航天器返回搜救回收任务。我们始终保持从零开始再出发的心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徐鹏是酒泉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的大队长,这是他第三次参与神舟飞船搜救任务。这次面对暗夜与低温的双重挑战,返回舱的发现和搜索比较难。
“白天,搜救队员可以目视返回舱撑伞下降的过程,但在夜晚,只能用红外这类特殊的光学设备才能看到返回舱。同时,由于戈壁滩凹凸不平,夜间地面车队搜索行进有一定难度。低温对装备状态的保持也是挑战,一些设备电池的性能可能会下降。”徐鹏说。
在暗夜中,返回舱就像是一颗隐藏在星海中的明珠。想要不留一丝隐患,让航天员平安回家,在搜救模式上就要稳扎稳打。
徐鹏说,此次任务采取“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搜救模式,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覆盖了整个着陆场。
“我们对整个搜救过程进行了优化,比如针对夜间直升机停放后很难找到位置,做了一些灯光指示;我们利用前期无人机对整个着陆场精确测绘的数据,运用新的态势系统,提高了搜救队员在异常情况下快速到达预报落点的能力;针对夜间情况,前期安排了夜间专项训练,还结合了空地协同综合演练。”徐鹏介绍。
03
具备全地形、全天时、全天候作业能力
为载人月球探测返回奠定基础
虽然现代科技让搜救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但徐鹏说,搜救队员仍需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进行准备,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迅速响应,将航天员安全带回家。
徐鹏表示:“在最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搜救任务,这是我们对搜救力量的基本要求。我们开展过沙漠驾驶训练,还进行过水域训练,比如潜水、皮划艇等。”
此次返回任务,服务保障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给航天员们打造了更加温馨温暖的环境。王正军介绍:“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盖毯等御寒物资,同时对医监医保用车进行了维护保养,确保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场所。”
每一次归来,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次飞跃,都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通过近年来的多次搜救任务实践,搜救队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具备全地形、全天时、全天候作业能力的专业力量,积累了丰富的航天员搜索与救援经验。
王正军表示,我国的航天员搜救系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为未来实施载人月球探测返回奠定基础。
“通过近些年搜救任务,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航天员搜索救援任务组织实施经验,体系化形成了搜救指挥、搜救通信、目标搜索、医监医救、处置回收等装备保障能力,这些都是将来成功实施载人月球探测返回搜救的基础。”王正军说。
目前,3名航天员已平安抵京,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之后,将在北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文字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图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注: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