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急诊室的走廊灯光依旧明亮。我正准备交班时,一位中年男子被家人搀扶着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脸色发白,右手紧紧抓着胸口。
"医生,我老公刚才说胸口特别闷,像是被大象踩了一样喘不上气!"男子的妻子焦急地说道。

这位病人叫张明,48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这个寒冷的冬夜,他正在加班处理工程收尾工作,突然感到剧烈的胸痛。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吃了几片布洛芬也不见好转,直到出现冷汗淋漓、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才被家人连夜送到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后,我不禁叹了口气。心电图显示典型的ST段抬高,血液中的心肌酶谱指标明显升高,这是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表现。
"张先生,您这次很危险。幸好送医及时,再晚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我一边安排进行急诊介入手术,一边向他解释病情。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遇到的另一位病人,同样是心梗,却因为误以为是普通的胃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留下了永久性的心肌损伤。
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却对它的症状认识不足。大众往往觉得心梗就是剧烈的胸痛,其实不然,它的表现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明显。
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都会增加心梗的风险。尤其是当出现以下三个症状时,一定要格外警惕:

胸痛可不是普通的痛,它往往像是被重物压住或者被人用力掐住一样,疼痛可能会持续超过20分钟。更要命的是,这种疼痛可能会扩散到左肩、手臂甚至下巴。
大量出汗也是个危险信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心梗患者也会出现异常的冷汗,衣服都能被汗水浸湿。这种情况下,皮肤常常又湿又冷,看上去苍白发青。
呼吸困难更是不容忽视,很多患者形容"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呼吸急促,甚至无法平躺,必须坐起来才能喘过气。

张明的手术很成功,心脏血管里的血栓被及时清除。术后他躺在病床上,握着妻子的手说:"真没想到心梗来得这么突然,要不是你坚持送我来医院,我可能就……"
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医生,我深深明白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心梗虽然凶险,但只要警惕性够高,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在寒冷的冬季,我建议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清晨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或愤怒;注意保暖,特别是胸背部位;合理控制血压和血脂,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加班。

回到张明的病例,他在住院期间告诉我,其实在发病前几天就有过短暂的胸闷,只是当时觉得休息一会就好了。这种情况在心梗患者中并不少见,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些预警信号。
记得有位老医生说过:"治病救人不只是治疗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关注自己的身体。"这句话一直是我行医生涯的座右铭。

寒冷的冬季正在继续,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心脏。毕竟,它默默地跳动了几十年,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