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10小时,尹锡悦结局已明朗?文在寅道歉,李在明成大赢家。
韩国“戒严风波”持续2个多月,尹锡悦“弹劾案”审理进入尾声,其结局逐渐明朗。2月11日,经过超10小时庭审,“弹劾案”第七轮辩论结束,媒体预测本月底将出最终裁定。韩国急需稳定政局应对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对等关税”。
韩国丑闻频发,像三丰百货大楼倒塌、大邱地铁纵火、世越号事件等,根源在于财阀致经济结构失衡、社会高度压缩,政坛动荡。历届总统中文在寅平稳落地,近日他接受采访公开道歉,后悔任命尹锡悦为检察总长,当初有人提醒尹刚愎自用、做事冲动,但因他支持检察改革仍被提拔。文在寅还提及共同民主党要展现“包容性”,既呼吁朝野结束对峙稳定政坛,也劝党内团结助力李在明竞选。李在明支持率领先,获文在寅支持后胜算大增,有望成韩国新总统。
尹锡悦的政治命运走向何方?
自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案后,这一事件便迅速吸引了韩国乃至全球的目光,成为舆论焦点。如今,审判进程已步入倒计时阶段,尹锡悦最终的政治结局愈发充满悬念,引发各界纷纷猜测。从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深入剖析,他未来的走向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可能性:
- 弹劾成功,深陷法律严惩困境:韩国检方已以涉嫌带头发动内乱罪对尹锡悦提起起诉,这一罪名在韩国法律体系中极为特殊,即便身为总统,一旦被认定有罪,也无法享有豁免权。依据韩国相关法律条文,若此项罪名成立,他极有可能面临死刑或终身监禁的严厉刑罚。在已进行的庭审环节中,诸多关键因素都对尹锡悦极为不利。前首都防卫司令官李镇雨明确承认曾接到尹锡悦下达的抓捕政治人士的指示;陆军前特战司令郭仲根同样提供了极具杀伤力的证词,爆料尹锡悦曾要求将国会议员从国会会厅强行拉出,甚至下达切断国会电力等指令。这些有力的证据和证人证言,无疑为弹劾成功并最终定罪奠定了坚实基础。
- 弹劾成功,却免予刑事处罚:即便弹劾最终成功,倘若检方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所掌握的证据无法充分支撑内乱罪等刑事指控,那么尹锡悦或许能够逃脱刑事处罚。然而,他公然宣布“戒严令”的行为,大概率会被判定为滥用职权或过度行使总统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将不可避免地被弹劾下台,彻底失去总统职务,其政治生涯也将因此画上句号。
- 弹劾失败,戏剧性恢复总统职务:尽管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在复杂多变的政治舞台上,一切皆有可能。倘若尹锡悦一方在后续至关重要的庭审过程中,能够巧妙且有力地反驳所有指控,通过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宣布“戒严令”的行为完全是依法依规进行,严格遵循了法律程序,并且能够成功找到关键证人,推翻此前那些对他不利的证词,同时争取到至少3名宪法法官的坚定支持,那么他就有可能实现戏剧性的逆转,成功恢复总统职务。不过,综合考虑目前已有的大量不利证据和众多证人的指证,实现这一逆转的难度堪称巨大。
- 政治妥协,达成和解共寻出路:韩国政坛各方出于维护国家局势稳定的考量,极有可能进行政治层面的妥协与和解。例如,执政党与在野党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与协商,最终达成某些关键协议。在野党可能不再坚决坚持弹劾,或者适当降低弹劾诉求;而作为交换,尹锡悦则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以此来换取继续执政的宝贵机会。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政治妥协与和解的实现,需要各方具备足够强烈的政治意愿,并且在关键利益问题上拥有较大的妥协空间,否则很难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