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千岭之松)
人年纪越小,越觉得岁月很长,越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年纪越增,越觉得人生苦短,时间过得飞快。
小时候觉得“光阴似箭”、“时间如白驹过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长大了才觉得,这是古人的切身体会,是对时间最恰如其分的真实写照。
是啊,光阴似箭,一眨眼就是一年。
当我们年轻貌美风华正茂时,为了生活为了事业,我们像牛一样没日没夜忙得昏天黑地。
我们把生命中最好的年纪献给了职场献给了社会,而只要一投入职场投身社会,时时处处都面临着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职场上,哪有什么男女之分?哪有什么怜花惜玉的说法?每天早上两眼一睁,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对着镜子认真看一下自己,没有时间梳妆打扮。
在我们最好最美的年纪,没有时间也舍不得花钱去多拍几张美照。
待我们老了脚步慢了下来,青春已逝,韶华不再,再也找不回年轻时花容月貌顾盼生辉的模样了。上了年纪的人无论怎样精心打扮,也是“老黄瓜刷绿漆”了。
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年龄的焦虑感也随之而来,又尤其是女性。而且年纪越大焦虑越大。
说一个人把生老病死看得很通透,内心没有焦虑,没有伤感,没有挣扎,只有乐观和豁达,这种人近乎于神。作为生性敏感的普通人的我是做不到的。
随着年岁的不断增长,每当夜深人静时,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总觉得虽然用尽了全力,但与自己的理想比起来,依然是一事无成。
三毛有一句众所皆知的名言:“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其实,我认真地反思过,自己从小身处生活艰难贫病交加的最底层,从未因年少而轻狂过,一直认真地年轻,同样也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这一生,一直争分夺秒地因兴趣而读书,忙忙碌碌地为生存而做事,不打游戏不打麻将,不喝酒不抽烟,不与三朋四友吃喝玩乐,少有时间游山玩水,有时候坐在那里吹壳子闲聊,心里也有一种负罪感,觉得浪费了时间。
但回顾起来,却只读了很少一部分书,做了很少一部分事。
未来的时间越来越短,需要做的事却有很多很多,常常有一种惶恐和紧迫感揪着自己的心。
可是,无论怎样焦虑,无论怎样忧伤,时间无法倒流,生活没有如果。既然年龄已无法允许我们再认真地年轻,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年龄的不断增长,认认真真地老去。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要随时战胜内心涌出来的孤独感;要克服时日不多悲观厌世的想法;要越发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虚度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
越是焦虑越需要勇气。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克服容貌日渐衰老带给我们的焦灼感。
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身体年龄只是形式,心理年龄才是内涵。
我们在保证身体健康,追求生命长度的同时,应该愈发注重拓宽生命的厚度。
我们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用命去挣钱了。但是,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追求高质量的精神世界的人来说,年龄实实在在只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无法限制除了超越体能以外的、你想做的任何事;无法束缚你去追逐你感兴趣的任何梦想。
刚刚获得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已出版约十五部作品,今年已经82岁了,但她活得多有勇气多潇洒多年轻!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学识有高有低,条件有优有劣,不一定都能取得瞩目的成就。但是,只要我们心里有一种信念,有一种执着,我们在任何年龄段都能让生命活出精彩。
只要理想的火焰未灭,即便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同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发光发热。
唐朝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们年轻时没有时间做的事,现在开始做也不晚;年轻人能做到的,年纪大了通过努力同样也能做到,甚至会做得更好。
不管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有勇气去打破任何有关年龄的清规戒律,去消除人世间有关年龄的歧视和偏见。
2022年10月10日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年龄带给你的是焦虑还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