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后,我离职了”:团建,打工人永远跨不过的一道坎

古老文化传统 2022-07-14 16:01:07

最近笔者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李雪琴参加某个综艺节目的一段话,“我这一辈子最讨厌干的事情,就是参加集体活动。”

这让笔者想到多年前在学生时代,被班级集体活动、毕业聚会以及军训支配的恐惧,而在如今的工作中,比它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团建。

如果你打开求职软件,会发现无论大、小公司,都热衷于把“团建”当做公司福利之一写在招聘介绍中。

但事实上,根据之前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互联网人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后职场人中,只有2成人喜欢团建,95后是11.4%,00后则将将超过10%。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团建的吐槽声也不绝于耳。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团建#、#沙雕团建现场#、#不参加团建就是不合群吗#等类似话题,频繁冲上微博热搜。

团建为什么会这么招人恨?不是说好的公司福利吗?

团建的意义原本是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在活动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认同感。

只是现在很多团建都变了味儿,不仅达不到增强凝聚力的效果,反而让人想马上离职逃跑。

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点:

1.占用休息时间

占用休息时间应该是最常见的团建行为了,也是人们普遍讨厌团建的重要理由之一。

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周,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却连仅有的休息时间都要被占用。

我想睡觉,你非拉着我去爬山,我想约会,你非让我跟领导聚餐!

最重要的是,还不允许请假不去,请假算事假,再被扣上不合群的帽子,想想都让人火大啊。

你把团建时间改成工作日试试?

2.团建要自费

笔者听过团建最迷惑的方式就是要员工自费。

客观来讲,团建活动的组织者是公司,员工只是配合参与,如果强制让员工自己出钱团建,这是团建吗?这是强买强卖啊。

而团建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休闲放松,并借此机会让员工提高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认知,说到底,受益者还是公司。

让人自费团建还不如自己出去旅游呢,起码自由自在不被约束。这类团建,别说提高团队凝聚力了,想让员工不讨厌都很难。

3.名为团建实则开会

还有一类团建,不 AA、不占用你休息时间,但就是特别让人反感。

不知道是不是管理者对团建有什么误解,他们所谓的团建,真的只是换个地方开会而已。

你以为有啥好吃的好玩的,结果饭没吃上,休闲娱乐没安排上,就等来了领导的「我简单讲两句啊」。

披着团建外衣搞培训、搞动员、画大饼,更令人窒息的是,很多领导还真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在给员工送温暖。

4.离谱的活动项目

除去以上几点,很多人讨厌团建的原因就是,团建活动太离谱。

有的团建活动无聊到像小朋友过家家,有的折腾到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来体验生活的,甚至还有的团建活动,有生命危险!

比如,去年5月杭州某快递公司没收手机组织了 56 名员工开展团建越野活动,然后……一场暴雨 18 人被困深山,其中6人失联。

据了解,参与越野的 56 人中,平均年龄 30 岁左右,包括两名女性,其中 40 余人第一次走这条路线。

由于公司有月度运动时间考核,又逢周末,他们原本想「团建与考核同步进行」,就组织了这场缺乏风险评估与专业性的越野比赛。

好家伙,求求了,放过打工人吧,别人团建最多要钱,您这直接要命。

关于团建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企业感到很委屈:我们出钱出力带你们玩,怎么就吃力不讨好了?

殊不知员工更委屈:让我歇着不成吗,或者真的是吃喝玩乐散散心也成啊,这么折腾人干嘛呢?

为什么每次团建过后都有很多人离职?或者想要离职?

答案很简单:团建把公司对员工最真实的态度暴露出来,让员工在积怨已久的情绪中找到了一个辞职的理由。

团建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企业增强凝聚力的手段,是员工辛苦工作中一个放松的活动。

偏偏许多企业把团建做成了「团灭」,说到底,都是因为忽视了员工的感受。

让人不适的是团建的形式,但真正让人寒心的是企业的态度。

很多人选择团建后离开,不仅仅是因为被折腾到无语,更是因为看到了畸形企业文化的本质。

0 阅读:0